思 旋
三月反常天乍寒還暖,乍暖還寒。醫院大排長龍,盡是感冒病人。全球投資氣候亦如是。樓市、股市、金市和商品市場波動大,上上落落,搵食並不易。資訊來自各地,又多又難以掌握分析判斷正確。政策反反覆覆,信得了誰。
財爺派糖縮水是意料中事。貧窮弱勢一群是贏家,又是市民意料中事。猶記得小時候聽人說,出生於富有人家者,一定要盼做大阿哥,好的位子,好的事都讓大阿哥先取了;出生於窮人家,切勿當大的,事關窮人大阿哥要早當家,賺了錢還要供弟妹讀書。當小弟弟就是在窮家都是得到萬千寵愛在一身。說來數去,無論出生在哪個家庭,夾在中間的都無啥着數。長大了,常聽到社會上那些中產階級即是夾心層頻叫苦,交稅為社會出力就有份,政府派糖甚麼的,中產受惠的就少哩。今年又到財爺公布財政預算案,評價多指小恩小惠。面對目前環球經濟前景不明確之際,預計今年財政收入必少於去年,當家的財爺又怎會鬆手大開支呢?社會有共識就是同意「應使得使」的理財理念。問題是,何謂應使得使呢?現時,似乎有良心的香港人,都同意扶貧解困,向貧窮老弱的一群伸出同情之手。財爺警告財赤命運,要量入為出,不能大花筒。可是財爺控開支的理財理念不是不對,惟最佳方法是當家的除控開支外,更該懂創造財富。即是要生財有道。問題是,歷屆理財當家者對替政府投資推動產業發展卻是故步自封,不敢大開步走,令港人半喜半憂。當然,不同利益有不同訴求,對預算案有不同的反應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立法會議員可不能動輒「拉布」,而是要以大局為重,通過預算案,讓政府有序施政。
兩會在京召開,不但是舉國上下焦點,也是環球投資者聚焦之點。中央對深化改革宗旨肯定不變,然而究竟如何落實?措施細節又如何,將影響市場走向亦波及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