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告別冰冷,收回失望,
我們同行不分離。
露出你笑容,接受我存在,
我們同行不分離。
伸出你的手,握住我的手,
我們同行不分離。」
在公益歌曲《同行》裡,誠摯的歌詞和優美的旋律感染著每一個觀者內心深處的善良和同情,心不自禁被驅使著尋找大愛和慈善的方向。在中國上萬個公益組織裡,除了壹基金、宋慶齡基金會等著名的慈善機構外,還有很多人熱血奉獻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為不同領域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支持和幫助。
香港文匯報【記者 博雅】
第一夫人被稱「彭媽媽」 獻力人類公益事業
近些年,在一些商業場合,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口碑也最好的歌唱家,彭麗媛已經很少出現,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她出現在公益場合,尤其是她對於因艾滋病和結核病給人類帶來的問題所給予的更多的關注。曾多屆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彭麗媛在任期內發起了多項針對艾滋病和結核病防治的提案,包括對艾滋孤兒的心理支持,公眾艾滋病宣傳教育,以及對耐藥結核病患者治療立法的提案。
安徽男孩高俊是艾滋孤兒,也是一則有關反艾滋病歧視的公益廣告短片中的主角之一。小高俊被問到最喜歡和誰在一起,天真地眨巴了幾下眼睛,笑著說:彭媽媽。
「高俊的父母都因感染艾滋病去世了,高俊也是艾滋病患兒,此前被叔叔嬸嬸圈養在豬圈裡。彭麗媛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聽到他的遭遇時,眼角都濕潤了。她特別心疼高俊,把他抱在懷裡,喂餃子給他吃。」阜陽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會會長張穎介紹說。
在公益短片《永遠在一起》的尾聲,被問及「紅絲帶的工作你希望能做多久?」,彭麗媛說:「只要是需要我想一直做下去,二十年,三十年……」
正因為「她長期以來為中國那些因結核病和艾滋病而掙扎求生的男女、兒童,尤其是孤兒提供幫助,」在2011年6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在瑞士日內瓦世衛組織總部授予彭麗媛「世衛組織結核病和愛滋病防治親善大使」稱號。
369公益行動 助肺結核大學生重返象牙塔
2月28日,來自新疆伊犁師範學院的維吾爾族青年卡依薩爾•買買提,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後,一身輕鬆的離開深圳山廈醫院,踏上了返程的列車。
卡依薩爾•買買提是深圳山廈醫院推出的「免費治療貧困大學生肺結核患者公益活動」的受益人之一。自2014年1月13日該院推出「369行動——免費治療貧困大學生肺結核患者」以來,已經有6位來自中國內陸不同省份的貧困大學生來此治療。
配圖三:圖為在深圳山廈醫院接受免費肺結核治療的新疆伊梨師範學院學生卡依薩爾•買買提。
馬上要離開深圳了,19歲的大學生卡依薩爾•買買提和相處近40天的醫生護士們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走前合張影。
卡依薩爾•買買提的夢想
放寒假了,卡依薩爾•買買提拿著大學輔導員幫他申請的全校捐款作為路費,揣著奶奶為他烙的幾張囊,輾轉數日,行程數千里,終於在2014年1月22日這一天來到深圳山廈醫院。
「來的時候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心裡完全沒底。但看到這裡住著很多結核病人經過治療痊癒出院,特別是有一個湖南大學生因口服結核藥物嚴重過敏引起剝脫性皮炎及肝功能嚴重損傷,轉氨J上千,輾轉湖南、北京、上海多家醫院都被拒絕治療,最後在這裡治療兩周後,有明顯好轉,給我增添了治療的信心和勇氣。經過了6次肺穿刺治療後,現在明顯感覺到人輕鬆多了,我來之前喘氣都費勁,背部像有東西,前幾天拍片顯示病灶已大部分吸收。而且這裡的醫生護士都對我很熱情,感覺好像到家一樣。」 卡依薩爾•買買提對記者說道。
卡依薩爾•買買提今年19歲,5歲時父母離異,10歲時父親去世,一直和奶奶相依為命,在高二時被烏魯木齊友誼醫院確診為肺結核,經過多次治療後轉為陰性。卡依薩爾•買買提說他其實早就關注到了深圳山廈醫院的治療肺結核的「微創靶向綜合療法」,但由於費用問題一直猶豫未決。2014年初該院推出的「免費治療貧困大學生肺結核患者」的活動讓他有了南下治病的勇氣。
已經開始上課的卡依薩爾•買買提在和記者通電話時說,再有20來天就到了世界結核病日,作為一名結核患者,他希望能藉機表達一下他的夢想。他操著一口新疆普通話說道:「我希望這項『肺結核大學生免費治療關愛行動』能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讓更多在校大學生受益;希望社會不要歧視肺結核患者,讓已經治癒的結核病患者能夠重新融入社會,回歸正常生活。」。
369公益行動
2014年1月13日,深圳山廈醫院發起的「肺結核大學生免費治療關愛行動」正式啟動,行動計劃為369名早中期肺結核大學生進行免費治療,所以也稱「369行動」。據介紹,該行動將在2014年寒假、暑假各接受100名大學生肺結核患者;此外,平均每月接收20例。接受範圍主要為住校貧困大學生早中期肺結核病人。
經過瞭解,該醫院是深圳市衛生局批准的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院長楊玉山碩士率領科研小組致力於肺結核治療事業,潛心專研專業技術,獨創了治療肺結核的新技術,微創靶向綜合療法。值得稱道的是他始終堅持治病救人為先的理念,提出先搶救,後交錢的患者至上的六字方針。
從防「艾」到大「愛」
——中國青愛工程推進學校性教育
2009年11月,當汶川縣第一小學的副校長楊蓉老師從青愛工程形象大使白巖松先生手中接過第000044號「青愛小屋」的牌匾時,楊蓉老師說,她們15人「愛的教育」研究團隊在歷經兩年的學習和努力後,終於走到了青愛的圈子裡。
汶川一小的「青愛小屋」是青愛工程10000間青愛小屋計劃中的第44個。小屋並不大,有柔軟的沙發,學生們可以圍坐在一起討論的小桌椅,「聽『花兒』開的聲音」的牆報,系統的針對中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性教育書籍和視頻資料。小屋的負責人楊蓉老師說,在這裡,女孩兒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什麼部位別人不可以碰;在這裡,男孩兒們知道了女孩兒們都要用ABC;在這裡,家長們也要定期被培訓瞭解如何與孩子們正確的溝通性這一話題;在這裡,孩子們知道了成長中的男女不同是大家都要經歷的事。
青愛工程欲建萬間小屋 潤萬方褔田
據中國國家衛生部官方資料,在我國新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近80%是20--39歲的青年人。
有專家指出,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重點放在了篩查和關注艾滋病感染者,對於三億多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作為根本的防艾教育重視不夠,系統全面的性教育,實際上是給予青少年性知識、性價值觀、性文明和性安全的深刻教導。
2006年底,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國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兩個國家一級社團——中國教育學會和中華慈善總會共同主辦的慈善教育項目——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在北京啟動。該項目簡稱「青艾工程」,後經其首任形象大使白巖松建議,改稱「青愛工程」。
據青愛工程共同發起人張銀俊女士介紹,青愛工程致力於從學生的心理健康、青春期性健康、艾滋病防治,和慈善教育等四個方面加強青少年愛的責任意識,和愛的能力建設。「青愛工程」從「防艾」教育到「大愛」教育,在全國的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大面積、規模化、系統性地展開並提升青少年愛的素養、愛的能力;同時也對艾滋病致孤兒童或家庭實施救助,使其從小樹立艾滋病防治意識,接受健全的性健康教育,養成完整的人格。
具體到每一所學校當中,就是建立「青愛小屋」。「青愛小屋」可以是十幾平方米的一間房,也可以是二三百平方米的十幾間房,面積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每間青愛小屋,都包含了性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治、心理健康教育及慈善公益心的培育。有了青愛小屋,愛的教育不再空洞無物、紙上談兵。
截止到目前,青愛工程已在全國建立了500餘所青愛小屋(包括心聯小屋,即災區版的青愛小屋,近200所)。2012年,青愛小屋曾以先進的公益理念和創新的教育模式榮獲「鏡頭下的責任中國」特等獎。張銀俊女士介紹,捐建青愛小屋慈善項目的善款來自於境內外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和個人自願捐款,所有善款均進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賬戶,定向到青愛工程專項基金(註:2011年以後,中華兒慈會取代中華慈善總會成為青愛工程主辦單位)。青愛工程的計劃是要在全國各地的學校捐建10000間青愛小屋。
青愛工程形象大使白巖松
七年前,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原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先生為白巖松授牌「青愛工程形象大使」,自此,在青愛工程的大棋盤上,白巖松就成了其中一個忙碌的棋子。作為青愛工程的首任形象大使,白巖松先生積極參與青愛工程活動20餘次,為青愛小屋題詞,做專題講座,並慷慨解囊,捐款啟動青愛小屋1間,心聯小屋2間。
「每個人多一些溫馨的『愛』,社會就少很多危險的『艾』,防『艾』,從『愛』做起」。這或許就是白巖松對青愛工程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