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馬英九最近提到台灣與新西蘭經濟合作協定,以鹿茸的市場互惠互利,喻兩岸也可效法。不過,馬英九說鹿茸,有點外行,竟然說「紐西蘭一種很有名的東西叫鹿茸,鹿耳朵裡面的毛。」此語馬上成為熱爆話題。
馬英九不食人間煙火,不懂鹿茸絕不奇怪;平民百姓對此等名貴藥材,一知半解大有人在。「茸」字結構是「耳」上的「草」,可能馬英九簡單理解為「耳上的毛」。雖然政治人物不是博學萬能,但對自己不熟悉的內容,要公開發言,就要小心求證。
鹿茸是鹿的嫩角,並非鹿耳朵裡面的毛,這是一般人的認知。確切一點來說,入藥鹿茸是指雄性梅花鹿和馬鹿的嫩角。小鹿第二年長出小角茸,第三年長出完整的兩丫角,這時候養鹿人就會採切鹿茸,此後鹿隻每年都會再長出三丫角。通常一年收茸(切角)一次,若不及時收茸,茸就會老化,減低藥用價值。鹿茸循環再生,成熟也會脫落,即使不被採割,鹿隻打架或撞樹,茸角也會脫落的。
我們在參茸店看到的鹿角和鹿茸片,有「吉林頂級全嘴鹿茸片」、「血茸片」、「吉林鹿角」、「血茸角」等,名堂多多。鹿角分「頭」、「角」、「嘴」三部分,功效各有不同。鹿茸丫最尖端位一吋,稱作「嘴」,是鹿茸最名貴部分,也最具補益功效。嘴片組織密度高,呈血紅色。
能採製鹿茸和鹿尾巴的,全世界只有梅花鹿與馬鹿這兩個品種。梅花鹿產自東亞地區,如中國吉林、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另蘇格蘭也有少量。其中以中國吉林最為著名。
馬鹿產自中國新疆、蒙古、俄羅斯一帶,馬鹿體格魁梧,大隻馬鹿的體形與馬匹差不多,其鹿茸也比梅花鹿大兩倍甚至四倍,梅花鹿角約三、四両重,但馬鹿角約七、八両重,甚至十両重也有。馬鹿因其體積和體重分量,價錢相對也比梅花鹿茸貴。
鹿茸要乾透,否則會腐臭,在處理技術而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的鹿茸是最好的,經過幾百年的歷史,從捕捉到養殖,再到製作鹿茸,都很有經驗。
我們到內地旅行,很多機會買到鹿茸片。專家認為,有些現成切片還未必是真正鹿茸片,提防茸片混以其他獸角類的切片。如果經濟許可的話,整隻鹿角買下,只要嗅一下沒有異味,帶回到原居地才切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