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問:你如何揣摩孫悟空這個角色?
答:以前《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更多是戲劇化的,觀眾所看到的《西遊記》都是從話劇、京劇、電視、電影裡看到,很少有人去讀過原著,其實原著裡的孫悟空就是我現在做的孫悟空。而那時演的孫悟空還是比較戲曲化的,符合那個時代的審美觀。當時六小齡童出身於非常有名的京劇世家,所以他演得很美,大家也覺得像活的一樣,符合大家對美猴王的想像。
而我們這次,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看《魔戒》的時候,特別相信在那個年代、在遠古的國外,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那個年代就真的發生了那個事情,包括現在非常有名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斯巴達克斯》,即使以神話作為背景,大家也相信真的發生過那樣的事,這次的《西遊記》也做到了一些。這是唐朝發生的事,跨越十九年,唐僧不可能像原來那樣白白淨淨,所有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而這一版是最符合原著的。
問:你看了很多次原著?
答:看了五次,拍之前看了兩次,拍的時候看了三次。
問:猴子的部分你怎麼理解的?
答:去動物園看猴啊!表演最基本的部分就是模仿,我們模仿戲曲的猴,非常簡單,無論是京劇崑曲川劇粵劇,所有的戲曲都有美猴王、都有孫悟空大鬧天宮那一段,不外乎三個動作(表演起來),你看京劇是這樣,崑曲也這樣,所有的戲劇表現都這樣。但我們這次就沒有這樣,我們觀察猴子後,發現戲曲裡的猴是經過藝術加工演的,譬如像喝酒,藝術加工的猴喝一口會面目猙獰,真猴沒那麼誇張,牠跟人一樣,覺得很辣先吐出來,這就是最大的區別。一個是人故意演猴,一個是猴要學人,這就是我跟其他演孫悟空不一樣的地方,我是從猴子去演人,而之前的人是在極力地扮猴。
從猴到人再到佛,這三個階段,以人來說,就是從六歲到二十歲到四十歲六十歲一百歲,是有階段的,所以每一個人生階段都不一樣,這個孫悟空可以讓大家清楚地看到他在面對人生情感、面對事件的反應與判斷。如果你有看過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就會發現第一集和第三十集演得一樣,但這是不對的。譬如說,你今天愛一個人,你叫他親愛的,明天你很恨他時,你還能這麼說嗎?師父給悟空戴上緊箍咒後,任何演孫悟空的都忽略頭上的緊箍咒,沒有一個人想自己跟緊箍咒的關係是怎樣。師父一唸緊箍咒,孫悟空頭疼得要死,但又沒辦法拿下來。作為演員,你就要想,當師父唸緊箍咒時我非常想把它拔掉,但我不敢,因為我一犯錯師父就會唸緊箍咒,那時我心裡是恨師父的。師父在前面走,我就讓特技師傅做了一個小的金箍棒,我一直在扳頭上的緊箍咒。每一個細節與搭配都是為了如何演好孫悟空,而不是為了跟他們(之前版本的孫悟空)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