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溫州老闆


伍淑賢

在米蘭街頭散步,發現當地真不少華人。同行的朋友自認購物狂,每天逛街都不厭,我樂於奉陪。

米蘭中央車站一帶,有點像尖沙咀彌敦道,遊客和本地人都很多。好些移民開的小店,賣質地不錯的中下價衣服,款式緊跟意大利時尚,在當地工場生產。一條很見得人的連身裙,只賣十五歐羅,折合約一百五十港元,很吸引。朋友以前做製衣,眼光很好。到米蘭第一天,她就在一家中國人開的小店,看中一件針織外套,很酷,但她想要的紅色卻沒有。老闆說他當天下午就去入貨,叫我們明天回來。我朋友是社交奇才,精於打開話匣子,沒兩句就知道老闆是溫州人,來了米蘭廿多年,在市內有兩家服裝店。其實她不一定買那外套,但我們還是答應再來。

然後我們在米蘭消磨了幾天,發現華人不但經營中餐館、服裝店,還有各式辦館和雜貨乾貨店,老闆都是中國人,但舖面夥計則多是中東、北非或東歐人。

臨走那天,要買東西了,我們又回去溫州老闆的小店。他果然守信,為朋友留起那件紅色的針織外套。趁朋友試衣服,我問老闆的「身世」,原來他是八十年代末旅遊時來的,來了就不走,還把家鄉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弄了過來,現在都能操意大利語。大女兒已結婚了,女婿也是華人,在米蘭開酒吧。他還有個三歲的兒子,在讀幼兒園,跟着花了好長時間讚美意大利的教育制度,比如,幼兒園飯菜都有專人設計,今餐吃肉,下餐吃菜,十分均衡,又說意人普遍有教養,在公眾場合絕不大呼小叫,還有,如在街上不舒服或跌倒,馬上會有途人過來問要不要幫忙,絕非敲竹槓或有不軌意圖。我問他意大利女人都喜歡甚麼款式的衣服,他幽默地說意國女人無論年齡多大,都喜歡少女的俏麗收腰款式。我又問他常回去溫州嗎?他說廿多年只回國一次,現在已沒興趣回去。

朋友最後買了那件針織,只十五個歐羅,絕對超值。

相關新聞
五月視藝盛事中的本土:視藝展覽中的香港 (圖)
「塑舊型新」--香港雕塑學會聯展 (圖)
嶺南畫派第三代名家《古意今情--胡宇基作品展》 (圖)
新晉藝術家何鳳蓮個展「大自然的力量 你看到什麼?」 (圖)
光影作坊「彩色香港 40s-60s」 (圖)
藝訊:港志願者助力COART藝術現場:年輕就要去冒險 (圖)
藝訊:本地創作 合輯繪本《乒乓》再起動 (圖)
百家廊:香港生病 內地吃藥 (圖)
琴台客聚:劉以鬯的「暢談」 (圖)
翠袖乾坤:溫州老闆
海闊天空:記取悲慘教訓
見多識廣:勿忘《遐邇貫珍》
思旋天地:勞資雙方同船共渡
淑梅足跡:不斷進步的陳慧嫻
歷史與空間:遊范公祠 (圖)
豆棚閒話: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圖)
薄扶林故道之三
來鴻:向馬爾克斯的背影致敬
亦有可聞:慢與浪漫
畫中有話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