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院9月起將推行新實習評核指標,實習學生須利用電子學習歷程檔展示實習情況。 鄭伊莎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伊莎) 實習是學生接觸真實社會的重要一步,為令準教師的實習體驗更為全面,教育學院教育學士課程將於新學年推行嶄新的實習評核指標,要求到校當實習老師的師訓學生,利用電子學習歷程檔(e-portfolio)展示在實習過程中對學校、學生、教學及專業服務的認識及掌握,以提升實習學校學生的學習效能,有關分數佔教院學生的三成實習評分。
教院協理副校長(學術事務)暨教務長鄭美紅表示,以往學生實習評分主要根據課堂授課表現作指標,「但單以學生的實習課堂表現,未必可以全面觀察到其學習成效,例如自我反省的能力。」
展示實習期四大範疇成果
該校遂於新學年要求學生利用電子學習歷程檔,展示在實習期間在四大範疇的學習成果,包括對學校的認識、學生的了解、教與學的掌握,以及專業服務發展的認識,並容許學生互相分享及交流上載的教案或學習體驗,加強同儕間的互動學習。
鄭美紅指學生的實習評分將由100%根據其授課表現,下調至70%,另外30%則根據學生上載至電子學習檔案中的內容及反思給予評分。
本學年到校實習的教院英文教育(中學)三年級生譚穎欣亦有使用e-portfolio,她分享指,在實習期間會每天更新,例如會按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能力等調整教學材料,將教學經驗上載至歷程檔,以有效跟進其學習進度。
校長推薦入學接908個申請
另外,教院由2012/13學年推行至今的校長推薦入學計劃,今年擴展至非教育學科,包括全球及環境研究、語文研究、創意藝術與文化及心理學。該校今年接獲908個推薦申請,6月尾將安排學生進行5人至6人小組面試。鄭美紅指,以往曾有學生穿人字拖、去錯面試院校等,提醒面試生注意衣着整齊、談吐得體、有禮等。學術副校長李子建補充,眼神接觸、聲量及發音亦是展現自信的表現,面試生可多加注意。
李子建又透露,教院已獲新界聯會及保良局兩個辦學團體答應,為校長推薦計劃設獎學金,獲選學生可獲頒一萬元,名額暫有20個,校方並正聯絡其他辦學團體,料名額將會增加。
此外,教院周五將舉行簽訂合作協議儀式,落實夥伴辦學團體由4個增至8個,藉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教學實習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