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學生:陳凱榮
學校:福建中學(小西灣)
「每一個年輕人都應當乘着夢想的翅膀出航」一翻開封面,就可以看見這樣一句氣派地躍在紙上。突然,我有種感覺:大概,這就是青春了。
這本文集收錄了41篇本港大學生的作品,有詩、散文、小說等,形式各樣,筆風各異。吸引我買下這本書並一遍一遍重複閱讀的原因,在於它滿載了同齡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在這41篇文章中,我最喜歡《夜行》、《便條》、《十五》、《美麗》和《教敲擊樂》,以下我將簡述當中兩篇的內容和個人看法:
《夜行》講述男主角將赴海外留學,臨行前與心儀的女孩約會。當中男女主角的個性塑造十分鮮明。男主角來自破碎家庭,對愛情沒有太大把握,怕失敗、怕傷害對方,因此與女孩見面後,說:「要誰等太久都不好。」而女主角是個耐心、堅強的人,認為感情不是用來計較的,因此男孩受到鼓勵,在分別之際,男方終於向她告白。
在這情節中,我最喜歡的是作者運用了暗喻的手法:文首說:「......你襯衫上,粗幼一樣的黑和白,在柔順的棉布上糾成僵硬的平行線。」文尾:「你隨意捲起衣袖,突然黑黑白白的線都糾纏在一起,分不開了。」這兩句暗示了二人感情的進程,恰到好處。
此外,《便條》這個故事是超現實的。在第一段裡,那個家庭的孩子分明還是個幼兒,到第二段吃早飯時,已懂得看爸爸遞給他的雜誌,又會讀便條了,到最後「小孩」已是一個拖着沉重身體回家的上班族。通篇都是用「小孩」兩字來表達自己的身份,但在段與段之間,「小孩」的「轉變」和「成長」是無聲無息的,表達「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兒而親不在」的無奈、惆悵感情,讓人不禁嘆息。
《四十一雙眼睛》由作者們用一種「香港風格」的文字,描述這個時代的香港。想知道同齡青少年的內心想法,就讀讀這本書吧!
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占領點評:成長,就必定會經歷甜蜜與痛苦、平順與挫折。 年輕人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內心,就必須省視自己的迷惘、憂愁與疼痛。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生命的方向,才能理解自己與同伴生活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