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3年3月23日,筆者與一眾參加者為推動聾健共融在尖沙咀星光大道跳出街頭快閃舞,帶動社區改變。 筆者供圖
筆者和不少大學生一樣,希望多做有意義的社會服務,為這個世界貢獻一分力。但每次義工活動完結後,總覺得從服務受眾所學的遠比付出的多,於是開始反思服務的意義:除了得到那份短暫易逝的霎時感動外,作為學生的我可以作出什麽改變呢?
筆者後來有幸加入香港新民青年獅子會,和一班滿腔熱誠的青獅會員就不同社會議題舉辦培育青少年的年度服務計劃。跟以往義工經驗不同,我們所作的改變並不局限於一次性的義工活動。經過半年的細心籌備,我學會謙虛地了解服務受眾的需要,並和合作機構謹慎地商討服務主題和目標。更重要的是,我不再自視為高高在上的施助者,而是服務受眾的同行者,尤其希望和中學生參加者一起透過「關心、反思、改變」三部曲,把服務計劃所得的啟迪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實踐上。
「關心反思改變」三部曲
加入新民青獅兩年來,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去年2月、3月和「聽障青年支援網絡」(HISN)合辦的「青聰同行」共融計劃,旨在推廣青少年及聽障人士(一般入理解為失聰)之間的交流和認識。是次計劃有三項循序漸進的活動,緊扣着「關心、反思、改變」三部曲。首兩次活動主要以體驗為主,健聽和聽障參加者先在共融體驗營的群體挑戰中關心了解彼此的差異,後在生活體驗日反思聽障人士日常面對的處境。表面上他們與常人無異,我們難以辨別其聽力障礙,故常低估當中實質的生活困難。原來助聽器對恢復聽力的效能還是相當有限,他們平日多依靠讀唇或環境中微弱的雜聲接收訊息。雖然如此,我們和其他中學生參加者明白到彼此只是面對不同挑戰,大家同樣是勇敢的生命鬥士,同樣值得平等的機會,同樣值得體諒和尊重。
這份相互了解,凝聚了青聰力量,來自不同背景的參加者擁抱着這份感動,透過街頭快閃舞將共融訊息帶進社區。我們一行30多人,身穿印有「跨越聽障,舞出共融」口號的裇衫,浩浩蕩盪地昂首闊步在尖沙咀的鬧市,自豪地跳出由聽障舞蹈員編排的舞步,並積極向路人派發介紹共融計劃的紙扇。主力負責招募參加者的我心情很激動,由當初舉步維艱地聯絡不同中學推廣計劃,至見證了參加者對共融信念的堅持和快閃舞中的忘我投入,我和青獅會員得到的再次遠比付出的多。但願每位參加者在計劃完結後繼續將這份熱誠傳揚開去。
用赤子之心感染世界
筆者曾經對義工服務的意義感到迷惘,很懷疑個人的微小力量怎樣改變社會現實。但在香港新民青年獅子會的經驗,教會我即使作為學生,只要保持謙虛、謹慎和社會責任心,我們都是有能力作出改變的一群!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就讓我們用這份赤子之心感染更多讓世界變得不一樣的人吧!■馮淑珊 傑出學生服務2013年得獎者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