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麟
受歷史等因素影響,烏克蘭東西部無論在種族、宗教、文化、政治理念以至歸屬感都差異極大,要實現「真正統一」自然困難重重。在民族共識無法凝聚之下,基輔變天、克里米亞入俄、東部反恐、東部兩州獨立公投,正把東西部分歧愈拉愈大,從內到外逐步撕裂烏克蘭。其中月初造成40多名親俄分子死亡的敖德薩火災慘劇,更成為俄烏人民無法癒合的傷痛。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曾在敖德薩一帶實施種族清洗,對象包括猶太人和斯拉夫人,無數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被納粹親衛隊強行鎖進教堂,再放火活活燒死。逾半世紀後的今天,烏民親眼目睹數十名被困在起火建築的同胞慘死,內心傷痛和怒火不難想像,更使東部民眾對一面倒親西方的基輔政權徹底死心。
事實上,對比屢遭西方指控加劇烏危機的俄羅斯,基輔政權在緩和國內局勢上的貢獻幾乎為零,甚至有蓄意加劇混亂之嫌。烏代總統圖爾奇諾夫這邊廂稱願意對話,那邊廂卻派軍隊赴東部實施「反恐」鎮壓,令人匪夷所思。有分析指,圖爾奇諾夫故意加劇緊張局勢,以把美國和歐盟拉下這淌渾水,增加烏國與俄談判本錢。
縱使烏東兩州公投確實存在不少疑問,不等於可以否定當地之六百多萬民眾的切實意願,亦確切反映了烏東西部裂痕。西方能拒絕承認投票結果,卻不能忽視當中的民意及地緣政治現實。基輔政權固執地把東部人民定性為「恐怖分子」,無疑是自欺欺人,只有放低槍支,聆聽人民的聲音,實現真正的圓桌會議,烏危機才有望迎來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