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天偉表示,樹仁大學所有學系都參與了自資院校研究資助計劃,希望藉研究推進教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政府新推出每年1.5億元的自資院校研究資助計劃,首階段上月截止申請,7所頒授學位的自資校都為此努力籌備,其中樹仁大學就向研資局提交了數十份項目建議書,所有學系都參與其中,希望可申請得逾千萬元研究經費,進一步透過前沿研究推動教學水平,讓學生取得新知。
建議書屢修改 梁天偉信心足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自資校研究資助計劃雖然已經提出頗長時間,但至今年才正式推出。在開始申請至截止的兩三個月時間內,該校所有學系都參與其中,提交項目建議書,梁天偉坦言,整個情況其實「很急」,「由草擬建議書到仔細整理形式,每份建議書都一直『上上落落』,不斷修改,大家都與管理層有很多溝通,基本上是去到最後一刻才正式提交。」
雖然是奮戰至最後一刻,但梁天偉表示,樹仁對本身的競爭力很有信心,「7所院校當中,公開大學應該是最強的,緊接着的就應該是我們,因為我們成為大學亦有七八年歷史了。」
擁研究基礎 缺人手支援
此外,樹仁大學學者也有一定研究基礎。梁天偉表示,校方每年也會預留約100萬元,供不同學系申請做研究。除了院校內部經費,不同學系亦會尋找外間的研究資助,「例如我們的歷史系就有申請教育局方面的經費,做一些和中學課程相關的研究;新傳系也有做一些外間的研究,每年亦有五六十萬元。」
不過,梁天偉坦言,對自資院校而言,要申請研究經費並不是易事,「和資助院校不同,我們行政方面的職員並不多,沒有了這方面的人手支援,所有細節都由教員自己跟進。」
盼獲資助聘教學人員
此外,在進行研究方面,自資院校也要克服一些困難,例如人手安排,「現時我們每位老師每星期課時約12小時至15小時,而且每個星期都要改卷,沒有時間做研究、寫論文,幸好這個計劃也會資助我們去聘請教學人員,算是兼顧得到。」
總結自資校首次可競逐研資局的經費,梁天偉表示這是好事,「每個學科都有很多事物在發展,透過做研究,我們可以讓學生更新知識、與時並進,希望當局亦可考慮到如何公平資助每所院校進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