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外科專科醫生 熊健醫生
部分孕婦或會發現小腿上出現從皮下突出的「藍筋」,站立時更見明顯,小腿也隨之腫脹起來,影響外觀之餘,還帶來痛楚。這突起來的「蚯蚓」,醫學上稱為靜脈曲張。
孕婦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一族,因為賀爾蒙會令血管壁的肌肉放鬆,血管內腔擴張;其次是妊娠期間血液容量增多;最後,隨着腹部逐漸隆起,不斷增加的胎兒重量令下肢靜脈受壓,這三個原因都有機會使下肢靜脈變粗。但由於血管內的活瓣面積沒有增大,無力阻止增加了的血液倒流,最後導致下肢靜脈膨脹起來,增添靜脈曲張的風險。
現時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可分為保守療法及手術療法,但為顧及胎兒的安全,醫生多會建議孕婦考慮以保守療法控制病情,包括爭取休息時間。不過睡覺時要盡量側睡,尤其是腹大便便的時候更要避免仰睡,使腹部的重量不會壓着靜脈,而增加血液囤積於下肢靜脈的機會。此外應避免長期站立以減少血液向下滯留、亦可考慮穿着壓力襪,向血管施加壓力,配合經常活動雙腳,促進小腿肌肉推動血液向上回流。
除了小腿,部分婦女的卵巢靜脈也會呈現曲張的情況,於下陰、陰唇、腹股溝等位置隆起,產後也未必能完全康復。倘若分娩後有關情況仍未好轉,便需要及早求醫,視乎情況以保守療法、微創方法或傳統外科手術,徹底解決靜脈曲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