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健康資訊專欄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動靜皆宜:孕婦高危篇:產後靜脈曲張不消失需求醫


放大圖片

外科專科醫生 熊健醫生

部分孕婦或會發現小腿上出現從皮下突出的「藍筋」,站立時更見明顯,小腿也隨之腫脹起來,影響外觀之餘,還帶來痛楚。這突起來的「蚯蚓」,醫學上稱為靜脈曲張。

孕婦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一族,因為賀爾蒙會令血管壁的肌肉放鬆,血管內腔擴張;其次是妊娠期間血液容量增多;最後,隨着腹部逐漸隆起,不斷增加的胎兒重量令下肢靜脈受壓,這三個原因都有機會使下肢靜脈變粗。但由於血管內的活瓣面積沒有增大,無力阻止增加了的血液倒流,最後導致下肢靜脈膨脹起來,增添靜脈曲張的風險。

現時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可分為保守療法及手術療法,但為顧及胎兒的安全,醫生多會建議孕婦考慮以保守療法控制病情,包括爭取休息時間。不過睡覺時要盡量側睡,尤其是腹大便便的時候更要避免仰睡,使腹部的重量不會壓着靜脈,而增加血液囤積於下肢靜脈的機會。此外應避免長期站立以減少血液向下滯留、亦可考慮穿着壓力襪,向血管施加壓力,配合經常活動雙腳,促進小腿肌肉推動血液向上回流。

除了小腿,部分婦女的卵巢靜脈也會呈現曲張的情況,於下陰、陰唇、腹股溝等位置隆起,產後也未必能完全康復。倘若分娩後有關情況仍未好轉,便需要及早求醫,視乎情況以保守療法、微創方法或傳統外科手術,徹底解決靜脈曲張。

相關新聞
健康資訊專欄 (2014-05-21) (圖)
醫思EASY:痛風患者小心用藥 (2014-05-21) (圖)
動靜皆宜:孕婦高危篇:產後靜脈曲張不消失需求醫 (2014-05-21) (圖)
好聲好氣耳鼻喉:打鼻鼾或患睡眠窒息症 (2014-05-21) (圖)
截擊癌細胞:憑呼吸聲辨出肺部腫瘤 (2014-05-21) (圖)
健康資訊專欄 (2014-04-30) (圖)
幼兒鼻塞或是嚴重疾病徵兆 (2014-04-30) (圖)
炎性乳癌更兇惡 (2014-04-30) (圖)
慣性肩膀脫骹可致關節永久損害 (2014-04-30) (圖)
徵狀篇:靜脈曲張可令皮膚呈濕疹狀 (2014-04-30) (圖)
健康資訊專欄 (2014-04-16) (圖)
勿小覷廣東人常發病「鼻咽癌」 (2014-04-16) (圖)
逃過X光檢查的骨折 (2014-04-16) (圖)
成因篇:經常坐着增靜脈曲張風險 (2014-04-16) (圖)
兒童感染中耳炎可損聽力 (2014-04-16) (圖)
健康資訊專欄 (2014-03-05) (圖)
最新國際指引:晚期大腸癌患者分四大類 (2014-03-05) (圖)
新分類 患者積極治療助圓夢 (2014-03-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健康資訊專欄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