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沙中線發現古井位置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現代中國+全球化
自從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範圍發現宋元文物,對如何處理考古工作和鐵路建造的情況,社會爭議聲不斷。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已決定原址保留工地中發現的首個宋代石井,至於其後發現另一個宋代石井及其他殘存石構建築的考古地點,則待今年第三季完成考古工作後,才能訂定合適保育方案。保育與發展一直是恆常議題,兩者應如何平衡?在這過程中,公眾又可擔當甚麼角色?下文將作詳細探討。 ■李浩彰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通識科教師
議題探索:今日香港(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香港維持或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質的發展方向如何?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主題2: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探討問題:香港居民如何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就法治精神而言,香港居民如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香港居民對社會及政治事務的參與程度和形式受甚麼因素影響?他們的參與有甚麼意義?為甚麼他們會有不同的訴求?有關訴求帶來甚麼影響?
新聞背景:遺蹟逾兩百「顛覆」港歷史
港鐵沙中線工程,令埋沒千年的宋王臺聖山遺蹟被發現,出土大量宋元時期到上世紀60年代的遺蹟遺物,有關勘查於前年已開始第一期考古發掘,初步工作已於去年完成,根據報告,在第一期考古範圍內已發現共239個遺蹟,包括5個古井、16個墓葬等。
有學者形容說,這是香港有史以來最重大的考古發現,譬如其中一口屬宋元時期且保存良好的方井,為本港首見,顯示千多年前在啟德區內已有人居住。古諮會成員高添強說,古物證明本港巿區不單是殖民地後開拓的小漁港,而是早在宋元年代已有頻繁貿易活動的地方,這對大眾所認知的香港史觀有所「顛覆」。
概念鏈接:
保育(Conservation):指一切保護歷史建築使其文化意義得以保存的措施,包括修復、翻新、改建及活化再利用。■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