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中國動畫由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發展至70年代,其間經歷多次艱巨的創作階段,創出不少令人驚嘆的藝術奇蹟,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萬氏兄弟動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日前表示,香港電影資料館的「修復珍藏」系列得到中國電影資料館支持,借出多部新近數碼修復的經典動畫,6月及7月將放映多部手繪、剪紙、水墨等不同媒體和極富中國特色的動畫。
康文署指,繼5月大受歡迎的「修復珍藏──中國經典動畫選輯」後,6月將在電影資料館電影院放映「中國經典動畫選輯(二)」,當中包括《驕傲的將軍》(1956)、《豬八戒吃西瓜》(1958)、《小蝌蚪找媽媽》(1960)及《牧笛》(1963)。
其中《驕傲的將軍》,由動畫界被譽為「中國學派」始創人之一的特偉,與眾藝術家遠赴中國多個城市搜集大量古代繪畫、雕塑、建築等資料拍成。片中人物造型及動作設計,參考了中國京劇臉譜與動作而成;至於《豬八戒吃西瓜》,則是由萬古蟾提出剪紙片設想,並在獲得製片廠廠長特偉支持後,才製作出的中國第一部剪紙片。
康文署稱,「中國經典動畫選輯(三)」將於7月6日放映《三個和尚》及《九色鹿》,其中《三個和尚》是導演阿達從侯寶林相聲《和尚》中「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哲理而產生靈感,並與兒童文學家包蕾合作而成的影片,此片幽默詼諧,風格獨特,並獲得多個美術獎項。而《九色鹿》則是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故事改編而成,講述一隻富仁心的九色鹿被出賣,充滿佛教的寓意和哲理。
康文署表示,兩場電影均設有映後談,門票現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票價50元,設60歲或以上高齡、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