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消防員巡查消防設備,為居民消除隱患,理應受到歡迎,但由於舊樓消防問題眾多,加上住戶多為長者,一旦要求作出改善,隨時遭人「粗口」問候。消防處樓宇改善課高級消防區長吳懋發表示,雖然明知長者難以拿出巨款進行維修工程,但本着依法辦事的原則,只能通知民政總署為婆婆提供進一步協助,令大廈工程繼續進行。
維修每戶籌10萬 婆婆吐苦水
舊樓消防裝備更新及保養不足,多與住戶不懂保養有關。吳懋發表示,曾在一舊樓巡查中遇過一個婆婆,該婆婆所在的舊樓因大廈多個消防裝備要全面維修,每戶要籌錢差不多10萬才能完成工程,婆婆即向他苦訴,指戶口錢不多,自己已居住該處多年無事發生,問能否擱置工程。
然而,關乎對整幢大廈的安危,有關工程當然不能擱置。吳懋發指,婆婆聽後即態度大變,更連環出動粗口對付消防處人員,又打開存摺顯示戶口只餘325元,基本上每月只靠生果金過活,根本無法拿出10萬元維修,「她唯一資產就是所住單位」。吳續稱,其後發現婆婆平日只有一個孫兒偶爾前往探望,但對婆婆的生活毫無幫助。他說,雖同情婆婆的處境,但本着依法辦事的原則,只能通知民政總署為婆婆提供進一步協助,大廈工程繼續進行。
「舖后」地舖多 誤會消防「玩針對」
此外,針對地舖位置的消防巡查,吳指由於每個地舖單位都會獨立處理,在保密協議下消防處不會向其他人士透露已向那些單位發出消防安全通知書,以免影響其價格。「試過有一次,向其中一位女士的地舖發出消防安全通知書,當時她大感不惑,誤以為消防處向她無理發出通知書,來來回回經過多次爭論後,才得知原來該女士擁有多個相連地舖,她亦一時錯記接獲通知書的地舖位置,才會鬧出誤會。」吳笑稱,事後她亦不敢再找消防處查詢,「猜想是她明知自己理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