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霍泰輝指出,不少倫理道德問題如安樂死、基因移植以及人口老化引起的資源分配問題,在社會上仍未有共識。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一個先天性腦部殘障的初生嬰兒正跟死神搏鬥,父親卻跪地痛哭流涕,哀求醫生把孩子解決掉。作為醫者,究竟救還是不救?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兼兒科教授霍泰輝曾親歷上述場面,他指醫學科技昌明有助延長人類壽命,但同時衍生連串倫理道德的問題,成為醫護人員的一大挑戰。有見及此,中大擬於明年1月成立生命倫理中心,暫任中心總監的霍泰輝表示,香港社會對安樂死、基因嬰兒等倫理問題避而不談,冀中心透過專家研究和討論,提供有理論依據的「原則」,以處理一些敏感的倫理問題。
父求不救腦殘嬰 陷道德兩難
本身是兒科醫生的霍泰輝憶述,曾經遇上一名先天性腦部殘障的初生嬰兒,對方需用呼吸機維生,急需接受手術保命,但其父親無法接受孩子,哭求霍了結孩子的生命。霍泰輝當時判斷,嬰兒仍然有方法救治,但智障的情況無法逆轉。霍泰輝認為,如果因為嬰兒殘障而拒絕施救,「在道德上,跟我們在街上見到智力不高的人,而把他殺了有何分別呢?」當時霍考慮到同類個案,若父母反對救治,嬰兒必死無疑,故他以「病人最佳利益」為考慮,向法庭申請「法庭監護」,結果成功救活嬰兒。
霍泰輝認為,「(嬰兒)生存機會高,也高機會殘障,但不能肯定殘障程度。很多父母要求收手,但也有很多父母要求繼續(施救),這是很困難的抉擇」。作為醫生,要忠實告知父母,嬰兒的狀況及不能預測的後果,並跟父母商量及尊重他們的意見,但同時不能將所有負擔都交予父母,令他們日後產生罪疚感,「寧願讓父母覺得是醫生的決定,但只是獲他們的同意。」
指「醫生助病人自殺」法例存灰色
事實上,不少倫理道德問題如安樂死、基因移植及人口老化引起的資源分配問題,在社會上仍未有共識。霍泰輝指出,香港對有關問題避而不談,根本未有足夠的討論,例如安樂死一事,法例不容許醫生主動了結病人生命,當中「醫生不能殺人」是大眾共識,但如果讓病人切斷維生器或者由醫生混合致命藥物再交由病人自行服用,這「醫生協助病人自殺」的做法,在法例上是模糊的,而事實上也有發生,「大家可以放膽些、開放些。有些人不想講、不敢講,怕講出來,被人說,『你想整死老人家,有何居心?』」
早產嬰兒的「生死」又是另一項倫理道德的考量。他指,40周為正常懷孕期,以往30周早產嬰兒難以生存,現在24周都有機會存活,「科技真是救到(早產胎兒),但可能有殘障。究竟『非常早產』、不成熟的胎兒,是否都要救呢?有問題的機會要幾高才不博呢?」
須考慮有限資源公平分配
香港人口急速老化,政府預測未來醫療開支大增,如何運用有限資源,並做到公平分配,正是業界需要思考的問題,霍指「簡單如只有一部呼吸機,有兩個病人,誰用?」宏觀如「提高老人住院福利,還是給予癌症病人?」既要考慮代價,又要兼顧最好的照顧和治療,另代母產子、複製人、自製基因嬰兒等爭論性議題更是有待討論。
霍泰輝指,未來將成立的生命倫理中心,旨在聚集對醫學倫理有認識和經驗的人士,提供平台作研究和交流,提高學生、專業人士以至社會對倫理道德教育的認知水平,並期望提供有理論依據的「原則」,改善治療過程和醫療政策面對的倫理道德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