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曾是《文匯報》副刊王牌專欄《生活信箱》的作者黎於群(黃永剛)先生,於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辭世。
黎於群的《生活信箱》刊於本報副刊「采風版」,由上世紀五十年代,跨越至八十年代,開創了服務專欄的先河,很受讀者歡迎。
據資深報人回憶,當年報社的收信組,收到《生活信箱》的信件總是一大綑,拆信覆信工作相當繁重,專欄有五、六人,以黎於群筆名覆信,黃永剛先生是主力。
在《生活信箱》之前,是一個名為《思想與生活》的專欄,就一般年輕人會碰到的事情寫一些體會,後來報社建議改為互動形式,發展成為《生活信箱》,藉着回覆讀者來信,表達一些人和事的見解,包括學習、就業、前途、理想、友誼、戀愛、婚姻、家庭、倫理、信仰等類別,以至某些相當具體的詢問。
當年資訊不發達,報紙的服務信箱,就成為「每事問」和「盡訴心中情」的平台。據報社前輩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左派年輕人,面臨是否回國升學的問題,得到黎於群的啟發,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也有些年輕人,徵詢了黎於群的意見,成就了美好姻緣,結婚喜帖也送到編輯部,讀者視黎於群是良師益友。
本人作為小讀者的時候,青春反叛期與父母嘔氣,也曾去信《生活信箱》盡訴心中情,黎於群先生也回覆我這小讀者芝麻綠豆的事情。自此本人便與《文匯報》結下數十年不解之緣。
黎於群的《生活信箱》在一九五一年九月一日開版,一九八八年十月十六日結束,歷時三十七年,可見專欄備受考驗。
黎於群得到年輕人的信任,這與黃永剛先生從事教育工作逾五十年分不開,他曾任旺角勞工子弟學校校長、校監,做的是教育工作,對年輕人心態、語言、思維很是了解,他以宏觀的視野,並不說教的文字,在專欄中啟發讀者思考,為讀者解決疑難,得到年輕人的信任。
黃永剛先生晚年身體違和,行動不便,在妻女和家人悉心照料下,得享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