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 孔睿思
上周,美國經濟在第1季的萎縮幅度令投資者大感意外。修正後的第1季GDP顯示,美國經濟的年度衰退幅度接近3%,遠差於預期,個人消費則只增長了1%。這些數字因冬季的嚴寒而受到影響,醫療支出也受影響下調。回頭看,這可能是反映全民醫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而產生改變。受到第1季數據影響,2014年的增長率將再度跌到2%以下。
欣慰的是,近期的數據較為令人鼓舞。非國防資本訂單(飛機除外)在5月份增加了0.7%,新屋銷售則增加了18.6%,是1992年1月以來增幅最多的一個月。遺憾的是,表現未如理想的經濟區塊也是最大的一塊,那就是家庭消費。5月份的個人支出再度令人感到失望,相比起原先預期增幅的0.4%,僅上升0.2%。原因可能來自於消費疲弱,儘管美股可望會有不錯的一年,但非必需消費品公司在今年以來表現平平,大盤則有6%左右的升幅。
由上周好壞參半的數據可以預見:它將會同時壓低利率和美元。十年期國庫債券的孳息率以2.50%作收,是6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元也下跌至一個月來的低位。
歐洲復甦情況依舊疲弱
上周有更多的證據顯示,歐洲的復甦情況依舊疲弱,未見起色。核心國家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和商業景氣指數走低,法國的數字尤其疲弱。
數據疲弱導致歐股下滑,由近期高位下挫約2.50%。與此同時,停滯不前的經濟也持續帶動歐債升勢。西班牙債券孳息率略高於2.60%,愛爾蘭十年債孳息率仍低於英國國債。
英債孳息率較高有部分原因在於,相對於歐洲的大多數國家,英國經濟持續表現強勁,甚至有點過熱。為了出手控制房屋市場,英國央行(BOE)的金融政策委員會宣布了多項措施,以壓抑樓市投機活動。這些措施所針對的是外圍的放款(貸款所得比偏高),而不是主流市場。
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的經濟正逐步回穩:新興市場的股市流向正在轉變,但仍顯疏落。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從5月的49.4上升到6月的50.8,遠遠超出預期,並且是今年首次上升。新訂單則上升到十五個月以來的高位51.8。預計中國經濟仍會減慢,但近期的數據顯示,中國應該能於短期內避開硬着陸。
新興市場央行減息利好氛圍
除了中國,新興市場還有其他正面發展。土耳其央行將利率調低75個基點,超出市場一致認為的50個基點。這是近期最新一個新興市場央行採取了較為溫和的立場。此前,匈牙利將利率調低了10個基點,波蘭則示意可能會減息。相較於新興市場央行在今年年初為了捍衛貨幣而積極加息,局面已大為好轉。
近來的回穩使新興市場氣氛有所好轉。新興市場債在上周出現了連續第13周的淨流入。連同股市方面,氣氛似乎暫時有所改變。過去三個月以來,新興市場股市比已發展市場略勝一籌,資金流量也已轉正。以截至6月25日為止的數據來說,新興市場的共同基金和指數型基金總共流入了13億美元,而流向亞洲的資金也是自2012年年底以來首度領先。■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