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通信終端生產和消費的中心。據內媒報道,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5月底中國的手機用戶數量已達到12.56億人。相當於中國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機。而在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O2O等迅速發展的今天,手機實體零售行業利潤越來越小,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相信未來智能手機的市場仍然較大,實體零售渠道需創新運營模式,線上線下協同營銷,以搶佔市場空間。
2014年是4G元年,虛擬運營、O2O等新模式的出現,都使得終端銷售格局逐步改變,而智能手機的逐步普及,也對電信運營商提出新的挑戰。移動通信行業的線上銷售渠道發展迅速,地位逐步提升。面對移動通信市場形勢、用戶行為的快速轉變及發展,實體渠道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以迎合眼下的發展形勢。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移動通信終端銷售模式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革,渠道商須由增值分銷向海量分銷、由產品為主向市場為主、由管控客戶向服務客戶轉型,以實體渠道為主的格局正逐漸轉變為實體渠道和電子渠道的雙輪驅動。
此外,線上線下行銷協同體系建設正成為終端銷售渠道轉型的重點。移動互聯網時代,渠道銷售成員們不約而同地開展線上線下行銷協同體系建設。電信運營商陣營紛紛成立電子渠道相關機構,加大傳統電子渠道的終端宣傳力度,加強與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城的合作,嘗試單獨的手機銷售平台建設,並且紛紛佈局O2O模式下的新渠道體系。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銷售及渠道拓展事業部總經理馬杉曾在早前舉行的「中國電信零售渠道運營發展創新」論壇上表示,「未來數年內,實體渠道的手機終端銷量佔比預計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水平。」他同時指出,實體渠道不能固守傳統,必須展開互聯網化運營,從「坐商」到「坐商+行商」,從產品行銷到「體驗行銷+服務行銷」,從單純的線下銷售到「線下+線上」行銷。
不過,雖然電子渠道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由於電子渠道受限於硬體等種種條件,用戶對電子渠道的使用及認知需要過程,傳統實體渠道還是業務量貢獻的主要來源。相比線上渠道,線下渠道在現場體驗、服務關懷、覆蓋鄉縣等偏遠地區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加強用戶體驗
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渠道商應接受變化並積極做出調整,手機零售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單靠賣手機賺取差價來實現利潤,更多的是通過增值服務來換取價值,圍繞消費者做好體驗、服務,改變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實現從B2C到B2C2B的轉變,才可適應市場變化。隨着人力資源和經營成本的升高,實體零售渠道將更加倚重與區域運營商和終端廠商的合作,爭取得到更多運營商資源和廠商促銷員的支持,以期贏得更多客戶的青睞。
由於服務的最終對象是用戶,因此,渠道的開發和利用也一定不能脫離用戶這一中心,用戶體驗應成為渠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在4G時代,客戶對渠道的要求已不僅僅是簡單的銷售中心,而是一個體驗中心。渠道也不再是簡單的賣業務,而是培養和服務客戶,客戶使用4G產品行為和習慣的培養,都需要通過渠道來培養,特別是中國四五線城市更是如此。
有實體零售銷售人士表示,中低端手機的消費者非常不穩定,對店面沒有忠誠度和倚賴,而中高檔的品牌機顧客相對穩定,客戶忠誠度高。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市場的用戶滲透率較低,農村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50%,但在農村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佔比卻僅為14%。相信在未來,隨着中國的經濟發展,農村市場和四五線城市將成為智能機未來1至2年內的主要銷售增長市場,成為實體零售渠道的主要增長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