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歐振興認為,香港IPO市場下半年將繼續表現搶眼。
專業服務機構德勤的全國上市業務組在一份關於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的分析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之時,此兩大市場今年上半年表現迴異,香港市場以集資金額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強,而內地將未能達到市場預期。然而,考慮到IPO在審項目情況、最新內地經濟數據以及一系列相關「微刺激」政策的推出,今年底前中小規模IPO將持續接踵兩地市場。
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場總共錄得48宗IPO,集資總額達813億元,比去年同期22宗IPO集資397億元的數字分別增長了105%和118%。IPO集資金總額為2011年以來新高,IPO數目亦創下過去十年以來同期新高。香港在全球IPO市場中緊隨納斯達克排行第四位。
內地股市方面,新股發行在今年1月份重啟。但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從2月中開始IPO市場再度休止,直到6月末方才重新啟動。因此,截至今年上半年,52間公司完成IPO,集資總額為353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同期104家公司IPO和集資額726億元人民幣分別下滑50%和51%。IPO發行放緩使得深滬證券交易所雙雙跌出全球交易所IPO集資額的前五位。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市場主管合夥人吳曉輝分析稱:「明顯地引入IPO發行註冊制為市場注入更多動力仍需時日。由於對市場流動性存在擔憂,A股IPO市場以較小規模發行交易為主。本年年初多批IPO發行產生的一些問題之後,6月和7月的發行企業已修訂其IPO策略,如縮減發行規模、取消舊股轉讓和路演活動。」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認為,香港IPO市場下半年將複製上半年的搶眼表現。「內地新股發行放緩和排隊候審上市公司數目龐大將意味着更多的中國公司會繼續赴港上市以滿足其資金需要,我們從今年H股上巿數目自2009年以來最高可見一斑。因此,中國經濟的前景,尤其是經濟增長資料表現將是今年餘下時間香港IPO巿場視窗保持良好勢態的關鍵所在。」
隨着新型城鎮化、互聯網金融、國內消費、環保和互聯網服務放開等改革措施的推出,房地產、零售、金融服務、能源與資源、環境保護、清潔技術與互聯網相關公司將成為香港IPO發行的生力軍。
鑒於數宗超大規模IPO計劃遭擱置或調整,歐振興預計,到2014年年底,香港將完成逾100宗IPO交易,集資1,700億元。另外,由於還有兩三宗大規模IPO伺機發行,加上阿里巴巴決定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巿,香港仍將有望與納斯達克爭奪2014年全球第三大IPO市場的地位。
根據中國證監會近期作出「從6月末到年底計劃上市公司100間左右」的表態,德勤認為今年內約有150間公司在內地上市。基於市場壓力和流動性以及IPO發行體制持續改革等因素,年內將不會有大型或巨型IPO。因此,內地市場總集資額預計為900億至1,000億元人民幣,略低於2012年水平。
吳曉輝指出,從目前看,製造、科技、傳媒和電信、消費或零售業公司的中小規模IPO將是下半年內地新股市場的主力。同時,他預計到年底前,中國經濟走強和更多刺激性措施將提高市場流動性,從而帶旺IPO市場。但資本市場和IPO發行制度改革紅利的完全釋放則將需要更長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