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月亮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全球都有美不勝收的圓月畫面透過電視機看到,讓人有天涯共此時的感受。可惜的是,今年的中秋,相隔一月,不會再有那樣明亮的光芒出現了。但願到中秋的時候,香港不再烏雲漫天,有月可賞就好了。
看到巴西那橙色的圓月,我想起有一年和朋友在榕樹灣吃罷海鮮回港,那是夜裡的九時左右吧,在船上看到海怡半島的上空,一輪橙紅色的圓月冉冉自一幢幢的高樓中升起,美麗極了。那可是我一生中的初見,此後亦未再見。
看到內蒙古天空那一輪皎潔異常的明月,我想起有一年在內蒙,適逢陰曆十五,那亮麗剔透的圓月,整個晚上幾乎都掛在同一位置似的,那可是欣賞明月的好地方啊。
現代人買食物都到超市,以後不知有沒有人根本不知道那些食物,特別是五穀,是來自農民辛苦的耕種?所以,以後的人,恐怕也想不起陶淵明《歸園田居》的「晨興理荒廢,帶月荷鋤歸」的詩句了。還幸現代有人在都市的天台等地種植蔬菜,親自體驗播種和採收的辛勤和歡欣,不過,這些人也不需要荷鋤了,但仍然可以在月色下看着蔬菜成長,是另有一番境界了。
想起洪昇的《長生殿.定情》說:「花搖燭,月映窗,把良夜歡情細講。」現代人定情的歡情,花搖燭是可能的,月映窗就難了,因為高樓太多,能夜擁明月的人家沒有多少戶了。而月下老人更不會出現在月下,而是出現在糖水舖或者餐廳的桌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