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在學院教課多年,見證每年一群又一群年輕的身體入學時的躁動。莘莘學子進大學總是滿腔熱血的,迎新營時荷爾蒙把校園建築物都震動了;但如果長時間追蹤着同一群身體,又見人生背後的力量如何操控着他們,依循着非常相近的軌跡。
大一時呈英雄當學生領袖,大二時遠洋當交換生,總會收到他們的明信片寄自孤獨的旅程,說見聞訴心聲。大三時歸隊了,經歷叫他們安靜地當個觀察者。人們都從沉默中知道他們長大了,對周遭的人和事改變了看法。但這個變化還不及畢業以後的改變,那是面對連根拔起徹底的挑戰。
一個陽光男孩的故事:他曾在迎新營中高喊口號,邀請同學像他一樣委身學生會。他的風采在他的渾身解數,還在理想性的語言,同時強調獨立思考。他系裡幾乎所有人都愛談起能言善辯的他,同時列舉他曾勉勵他人的說話。畢業以後他當上了空中服務員,頭一天穿上制服參觀機艙,寄照片給予友人時壯志凌雲。一年後他半醉地告訴各人他辭了工作大休,不少人都知道他在飛行時跟內地客人吵架和不堪受辱的故事。
一個會計系女孩的故事:她唸大學時盡興於校園,畢業後順理成章在會計公司當核數見習,被派到東莞一個豬場數豬逾月。她說每天回到旅館徹底地淋浴,還是除不掉髮端的豬味。她也辭工了,到澳洲「工作假期」,鑽進悉尼近郊一個農場裡摘橙。終日埋首於橙樹的香氣裡,她不想計劃未來。傳來的照片是她新相識的外籍朋友,自己煮做的菜,以及藍天綠林。
但軌跡總又將會推他們回歸大路的。浪打浪地,變化又再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