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名師應試錦囊:高階哲學:順應自然 不受束縛


放大圖片

莊子《逍遙遊》之上

 莊子的《逍遙遊》是舊課程已存在的文章。不少學生對這課書都持有敬而遠之的能度,畢竟文中用詞艱深,且內容為對哲學的高階討論,因此難倒不少學生。基於《逍遙遊》篇幅較長,要處理的問題亦較多,筆者將之分成上、下兩部分討論,希望能夠深入淺出為大家拆解文章。(請自備原文以配合閱讀。)

淺析:《逍遙遊》是《莊子.內篇》的開首一篇,亦可說是莊子的代表作。「逍遙」一詞表達了一種難以言傳的行動,就是徜徉、翱翔的情景。《逍遙遊》概括莊子一書的中心思想:人應順應自然,不受外物束縛,做到無論是肉體上還是心靈上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文中,莊子運用大量寓言及譬喻希望具體地告訴讀者怎樣可以做到「逍遙」。而文章的思路可從以下三大部分去理解:

第一部分:從「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至「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為止。這個部分主要寫出「有待」與「無待」的概念。要做到逍遙,必須要「無待」。第一部分再可劃成3個層次去處理。

鯤鵬寓言 說明「有待」

首先,莊子先藉鯤鵬的寓言故事說明何為「有待」。在北方深海中,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而鯤魚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條魚可化身為鳥,名為鵬。而鵬之,又「不知其幾千里也」。莊子刻意描寫這隻既魚既鳥的動物之大,並寫到其需要騰空而起時,需要乘海風之力方能飛逾萬里,用以跟後面的蜩與學鳩作對比。因為鯤鵬之大,令飛起時要借用更多外物(風)幫忙,故被蜩與學鳩取笑,認為其大而無當,反而不夠牠們輕鬆自在。然而,無論大如鯤鵬,小如蜩,牠們都算不上「逍遙」,因為其都「有所待」。此外,莊子再提出「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世間任何東西,都因有所待而未能達到逍遙之境界。

其次,莊子藉以上寓言帶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論點。小年、小知,未能明白大年、大知;小的之所以最笑大的,乃因其因時間及空間所限。莊子於此其實借機諷刺世人常常以小匹大,以正其「齊物」之論。然而,無論小或是大,都未能做到莊子所認為的逍遙,再一次重申大與小的「有所待」。

神人「三無」 「無待」代表

接着,莊子舉出「至人」、「神人」、「聖人」,用以說明真正的逍遙,便要做到「無己」、「無功」、「無名」,亦即是「無待」了。莊子於此舉出宋榮子及列子兩人作例子,說明二人雖然做到「無名」、「無功」,但仍未可算是逍遙。宋榮子雖不追求功名,但常記掛天下,故未能「無功」;列子雖然比宋榮子有更高的修為,可以「無名」、「無功」,但仍要「御風而行」即是依賴風力而行走,有所依賴,即是有所待,當然不可以算是逍遙了。

以上是第一部分的內容分析。下期將與各位分析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屆時將有一個完整顯示全文大要的概念圖。■吳一敏 資深中文科教師

作者簡介:福建中學(小西灣)中文科主任,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及優秀教師等獎項。

學校簡介:福建中學(小西灣)是全港唯一一所在中文科採用完善自編教材的學校。整套教材由初中至高中一共10冊,並配以寫作及口語課本,是一套高度切合考生需要的教材。該校中文科教師師資優良,多位老師獲獎,更獲邀至兩岸等地作分享交流;考生於中文科的成績更錄得連續數年9級增值。

■預告: 「《逍遙遊》之下」將於9月17日(星期三)刊登。

逢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名師應試錦囊:高階哲學:順應自然 不受束縛 (2014-09-03) (圖)
古文識趣:「惡醉強酒」比喻心理矛盾 (2014-09-03)
戒掉錯別字: (2014-09-03) (圖)
尖子教路:設題機關有跡可尋 (2014-09-03)
文化拾穗:家─心靈安頓之所 (2014-09-03) (圖)
名師應試錦囊:盤點中文 繼往開來 (2014-07-09) (圖)
學通成語 (2014-07-09) (圖)
古文識趣:觀其行 知其觀 摸透古人秘訣 (2014-07-09)
尖子教路:囫圇吞棗下策 千挑百選上乘 (2014-07-09)
文化拾穗:宗族文化 桑梓情誼 (2014-07-09) (圖)
名師應試錦囊:《師說》──批恥學於師 輕師道 (2014-07-02) (圖)
戒掉錯別字 (2014-07-02) (圖)
操「弗」文言文:知其一,求知其二 (2014-07-02) (圖)
尖子教路:聆聽趨「中化」 考題更艱深 (2014-07-02) (圖)
言必有「中」:異口同評價 印象更入腦 (2014-07-02) (圖)
名師應試錦囊:題型難「貼」「評論」湧現 (2014-06-25) (圖)
拆解同義詞 (2014-06-25) (圖)
古文識趣:「賞析評鑑題」最難 摘星者必爭地 (2014-06-25) (圖)
尖子教路:讀遍諸子說 看透古人心 (2014-06-25)
文化拾穗:致中六畢業生:善念時生 智慧日長 (2014-06-2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文星級學堂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