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文識趣:「惡醉強酒」比喻心理矛盾


「惡醉強酒」一詞見於《孟子.離婁上》,原句為「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比喻一些人討厭死亡卻同時樂於做不仁義之事的矛盾心理。

儒家學說以仁義為本,人的順逆、家的盛衰與國的治亂都與之有關。儒家主張行仁義,強調行仁義的基礎在於人的自覺。人必須懂得反身而誠,盡人事以安天命。

孟子認為,違反仁義只會惹來惡果,國君將失天下、諸侯將失城邦、卿大夫將失祠堂,百姓將失身家性命。下引《孟子.離婁上》一文,將詳述箇中關係,原文如下: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孟子•離婁上》(節錄)

模擬試題

1.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6分)

a.「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b. 「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2. 根據文本,孟子認為國家的興衰存亡取決於甚麼因素? (2分)

3. 文中「是猶惡醉而強酒。」一句用了甚麼寫作手法?試加以析述。 (6分)

參考答案

1a. 一個國家的興盛、衰敗、存在與滅亡,道理亦是如此。

1b. 以禮待人卻得不到別人的回應,便應反省自己的待人是否誠敬。

2. 孟子認為國家的興衰存亡取決於國君是否以仁治理國家。

3. 比喻手法。(2分)孟子以討厭醉倒卻偏偏拚命地喝酒為喻(2分),說明人們既害怕死亡卻又樂於做不仁義之事的矛盾心理。(2分)

語譯

孟子說:「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得天下,是由於其有仁德;它們的失天下,是由於違反仁德。一個國家的興盛、衰敗、存在與滅亡,道理亦是如此。天子不仁,就不能夠保有天下;諸侯不仁,就不能夠保住國家;卿大夫不仁,就不能夠保住祠堂;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就不能夠保存身家性命。現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卻又樂於做不仁義之事,這就好像既討厭醉倒卻偏偏拚命地喝酒一樣。」■孟子《孟子•離婁上》(節錄)

■謝旭博士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教授中國文化與通識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專欄作家。哲學博士、文學碩士。PROLOGUE教育總監、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電郵:Dr.JukTse@gmail.com。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免費幼教未傾掂 逾八成校先加價 (圖)
部分幼稚園學費加幅 (圖)
聖保羅男女附小收生自述限頁數 (圖)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小收生詳情
中大深圳校 首辦入學禮 (圖)
尤德獎學金月底截止申請
校園放大鏡:真光生畢業 林群聲主禮 (圖)
義工逍遙遊:補習義師助基層生解「跨貧」魔咒
教育專版徵稿啟事
名師應試錦囊:高階哲學:順應自然 不受束縛 (圖)
古文識趣:「惡醉強酒」比喻心理矛盾
戒掉錯別字: (圖)
尖子教路:設題機關有跡可尋
文化拾穗:家─心靈安頓之所 (圖)
What's Up?:又到開學時 家長感壓力 (圖)
吹水同學會:娜姐一首歌Vogue紅極一時 (圖)
英語筆欄:「美人」不信命 求學靠自己 (圖)
中文視野:讀者評論 開放思想
告別爛英文:創業風起 Start-up興起 (圖)
畫意空間:賞月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