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暨2014·中國教師發展論壇在呼和浩特市開幕。 本報北京傳真
嚴雋琪:教育改革應以學生為出發點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馬曉芳 綜合報道)為慶祝第30個教師節,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等在北京會見全國教育系統先進代表,各地政協亦通過多種方式向教育界委員表達節日祝福。在日前舉行的「2014.中國教師發展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指出,教育改革始終應以學生為出發點、以教師為着力點,因地因校制宜,充分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
民進首倡設立教師節
嚴雋琪表示,尊師重教是民進的鮮明特色和光榮傳統,民進率先在國家政治舞台上發出了設立教師節的呼聲,為教師節的恢復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她指出,1981年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民進界別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在1983年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民進界別19位政協委員再次聯名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
1985年9月10日,首個教師節慶祝大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學生自發打出「教師萬歲」標語歡慶節日。
教師應發揮主觀能動性
嚴雋琪指出,教育經費有了較好的保障,辦學條件大為改善,在推進辦學條件標準化、辦學行為規範化和全面改造薄弱學校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中國國情決定了辦好教育必須多種積極性並舉,必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她表示,每個學生都有不可複製的個性,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上做到因材施教。
城鎮化對教育提出新挑戰
嚴雋琪強調,城鎮化已經給中國社會結構帶來歷史性巨變。日新月異的現實不斷提出新問題,對已有的教學經驗、教育方法、教材內容、教育管理不斷提出新挑戰,需要教師自身的不斷提高。沒有教師的高素質,就沒有學生的高素質。她指出,教師的言傳身教會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產生極大影響。人們期待教師不僅履行傳授知識的職責,而且要嚴守職業道德,成為道德和禮儀的模範,真正完成立德樹人的使命。
應加快辦學體制改革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出席「2014.中國教師發展論壇」時指出,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教師隊伍建設,首先要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考量。教育領域深化改革,需要加快以民辦教育發展為重點的辦學體制改革,加快以職業教育和技能教育為重點的教學體系改革,加快以減輕學生負擔為重點的教學改革,要加強師資培訓機構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