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交響樂指揮家譚利華。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田一涵)一次偶然的駐足窗下、聆聽琴聲,讓譚利華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此後他師從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黃曉同教授,終成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指揮家。聲名鵲起之後,他為交響樂在民眾中普及奔走呼號,為原創交響樂的海外輸出殫精竭慮。
9月5日,著名交響樂指揮家、全國政協委員譚利華,率領北京交響樂團為香港民眾帶來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聽覺盛宴。他告訴記者,香港觀眾對高雅藝術有特殊的辨別和理解能力,要獲得他們的首肯,須在政治性與藝術性兩方面皆「做足功夫」。
文化輸出要遵循國際規則
譚利華對中國文化海外輸出「亂象叢生」感到非常痛心。他說,8個月 133場不講求質量的高頻演出,已然褻瀆世界頂級藝術殿堂「維也納金色大廳」;出國演出儼然成為某些官員追求政績的手段,蛻化為中國文藝圈內的「自娛自樂」。中華文化如何更好走向海外,他思考了多年,也是他多次政協提案的中心議題。他表示,世界的演出市場具有自身規律,中國文化走出去,要輸出當代最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依靠國際上知名的經紀公司進行運作,以其宣傳渠道、售票渠道作為橋樑,直面西方的主流觀眾與媒體。「中國文化走出去,要提升嚴肅性,以得到西方社會的認可為宗旨,不應在圈內自娛自樂。鍍金現象,只能使文化輸出變成一紙空談,甚至笑柄。」
作為西方舶來品,交響樂在海外輸出時具有特定的需克服的問題--僅演奏中國作品,會遭遇缺乏可比性的窘境。譚利華表示,他每次率隊進行國際商演,都會將西方經典作品與中國原創作品的比例配置為一比一,在獲得觀眾對演奏水準認可的同時,全方位展現中國當前交響樂創作和演奏的實際情況。
不遺餘力 推動中國原創交響樂發展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譚利華用魯迅的名言概括出自己對於中華文化輸出的態度,不留下本土原創藝術產品,在譚利華眼中,是一種失職。他指出,目前要不遺餘力地推動交響樂的創作和演出,為後世留下遺產。
每年花費近百萬元,委約作曲家創作兩部中國作品,並錄製成唱片,委託EMI公司進行全球發行,是譚利華的工作慣例。在選擇作曲方面,譚利華有自己的遴選標準。2013年,譚利華委約周龍創作的《京華風韻》在中山公園首演獲得巨大成功。《鐘鼓風》、《廟會風》、《京韻風》和《急急風》四個樂章蘊含中國風情,成為音樂界佳話。譚利華表示,之所以選擇周龍,是因其自幼生長於北京胡同中,對北京的人情風俗甚為熟悉,對曲藝有獨特感悟。
譚利華透露,他下一個委約的作曲家是葉小綱,題材初步設定為宗教,曲目目前命名為《普賢之光》。他表示:「社會需要和諧,人需要敬畏和約束,宗教題材很好,能夠向民眾輸出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