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石二鳥」的英文是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網上圖片
數字諺語三之一
中英文化迥異,令語文學習的路上構成不少阻礙。漢語的成語和諺語,即英語的idioms/ set phrases/ proverbs正是其中例子。可是,學習漢英成語亦趣味盎然,寥寥數字蘊含當地文化背景、歷史故事和哲學意義,箇中的同異亦叫人嘖嘖稱奇。現在就讓我們從中英諺語中細味數字人生。
三心二意 情侶say no
一:其實,中英成語並非南轅北轍,例如漢語有「一石二鳥」和「一箭雙雕」,英語則有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似乎希望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乃人之常情吧。另外,漢語有「一鳥在手勝過二/百鳥在林」,英語也巧合地有 "One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來表達類似意思。
二:在愛情道路上,二人相愛, 沒第三者,相信是所有情侶的希望,無分地域。因此,漢語以「三心二意」來指責見異思遷的人。此成語出自元雜劇作家關漢卿的諷刺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待妝個老實,學三從四德;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匪妓」指妓女,泛指行為不正;而「三心二意」的人多被認為猶豫不定。英語也有一個「二」與「三」並存的諺語,來表示心繫一人的期盼 "Two's a company. Three's a crowd." 這諺語多用於兩口子認為三人共處擁擠,所以希望「電燈膽」離開,成就二人世界。
死神事不過三 英謀殺犯翻生
三:《左傳》的《曹劌論戰》中,曹劌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對戰勝的真知灼見,比喻做事要趁銳意旺盛時一氣呵成,其間放鬆或斷續只會令士氣衰竭。相似的成語有出自《西遊記》的「事不過三」,同樣是勸告不要重複犯錯,就算樂事亦不會重複發生。中國人重視陰陽調和,認為物極必反。這種觀念反映在漢語成語上,對「三」這數字亦有所保留。反觀英語對第三次嘗試卻讚頌有加,以 "Third time lucky" 和 "Third time's a/the charm" 來勉勵,即使失敗兩次後亦應堅持不懈,第三次嘗試往往水到渠成。這諺語的其中一個出處來自19世紀英國民間有一謀殺犯3次問吊亦「死過翻生」,法官最終把他釋放。對這英國人而言,死神的來臨果真「事不過三」。■鍾可盈 恒生管理學院英文學系講師
■預告:「數字諺語三之二」將於下周五(9月26日)刊登。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