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冰
自8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政改問題作出決定後,隨之相關的輿論及行動鋪天蓋地蜂擁而至。中央有關官員和建制陣營的主流意見認為有關決定理性務實,港人應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為香港一人一票普選開創歷史新篇章。而相當一部分的意見(包括部分溫和反對派人士)認為政改方案雖不完美,但亦同意香港普選不能一步登天,故市民應該支持。反觀激進反對派陣營自人大決定出台後,便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中,視有關方案為洪水猛獸,特區政府第二輪政諮尚未展開,便斷然把所有理性溝通的聲音拒諸門外,更聲言要發起杯葛、「佔中」、罷課、甚至罷工、罷市......一波又一波的抗爭行動將陸續上演。
校園變成政治角力場
毋庸置疑,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城市,任何人可以合法的表達自己訴求,但當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這一連串激進的抗爭行動之際,又有多少人會留意到幾個關於香港的指標性排名已悄然為我們的社會敲響了警鐘。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較早前公佈的《2014年競爭力排行榜》顯示,香港的綜合競爭力於全國排名中下跌一級至第六位,落後於廣東、江蘇、上海等省市。國際排名亦如是,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公佈的2014年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10年來首度跌出三甲,被鄰近的新加坡迎頭趕上。更甚的是,最近國際高等教育及人力資源研究機構公布今年世界大學排名榜的結果所見,香港7所大學均錄得全線下跌,其中莘莘學子夢寐以求入讀的香港大學排名再跌兩位至全球排名28,落後於新加坡國立大學6位,中文大學、科技大學、浸會大學跌幅同樣令人揪心,其中浸會大學更急跌三十位,跌出全球三百名之外。另外,據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發表《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雖然香港的全球競爭力仍保持第7位不變,但有關專上教育的排名卻由34位跌至43位。報告更指出,香港在高等教育及創新方面有改善空間。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見證過香港的光輝歲月,感受過香港人的拚搏精神,但不知何時,這顆我曾經熟悉、曾經引以為傲的明珠開始變得不那麼璀璨奪目。近日,隨著政改的爭拗日益升溫,學生罷課及「佔中」蓄勢待發,社會像失去了原有的和諧和理性。最令人痛心的是,部分大、中學生被政客騎劫不再專注求學問,為人師表者也不再專心教學,校園頓時變成了政治角力的場所,這些學生以及煽動他們發動罷課的師長似乎忘記了「明德格物」背後的意義。當然,大學排名下跌不能只歸咎於一方面的因素,但試想,當學生連基礎知識還未打得扎實,就去參與一些他們可能連參與的意義都搞不清的抗爭行為,怎會不潛移默化的影響所在院校的形象呢?筆者執筆之日,正是學聯發起罷學之時,筆者希望準備或已參與的學生三思而後行,權衡利弊,為香港的未來作出有建設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