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理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北京會見本港訪京團時強調,人大決定不可撼動。輿論認為,人大作出決定後,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央領導人首次就香港普選問題表態,顯示中央依法落實普選的決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會退讓。本港反對派企圖透過「佔中」、罷課等激烈行動,威逼中央「收回成命」,根本不可能得逞。反對派須放棄不切實際幻想,回到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的正軌,積極參與政改討論,為落實普選作出理性務實的選擇。
《明報》社評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就是全國人大的決定,全國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就政改決定的權威性,毋庸置疑,有人認為港人的反對行動,可以撼動人大的決定,若非對國情缺乏認識,就是另類幼稚病。『佔中』發起人戴耀廷也承認藉『佔中』迫使中央讓步,已經失敗。因此,若認為罷課、『佔中』可以改變人大的決定,那是自欺欺人,不切實際。」
中央不會屈服違法抗爭
《信報》評論文章表示,「張德江指出此次人大決定『不可撼動』,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人大決定擁有最高法律權威,如果因為泛民否決今次人大方案,人大之後就改變主意提出向泛民屈服的方案,那麼法治尊嚴和中央顏面何存?須知2005年泛民否決的是港府的方案,而今次泛民要否決的是人大決定的方案,兩者大不相同;二是中央已表明,如果因為有些人威脅發動激進違法活動,中央就屈服,那只會換來更多、更大的違法活動,香港將永無寧日、國家將永無寧日。中央無疑是總結屈服讓步的經驗教訓後,對港政策才由軟弱趨向強硬。」
《am730》評論文章表示,「就香港的政制發展,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已成定局,我相信絕不可能因某個領導人的意見,或某些反對人士而隨意更改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若有留意國家發展,現時的中央政府的決策機制講究依法治國,我們十分樂見!如果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可以隨意變更,豈不是回到反對人士所批評的『人治』?」
學生罷課代價沉重
《星島日報》評論文章認為,「本港的大學生甚至中學生,最近在反對派的慫恿下,決定於下周進行罷課,以反對人大關於政改的決定。作為學生,關心社會值得鼓勵。但罷課的學生中有多少人完全理解人大的決定和香港當前的政治局勢,恐怕是個大問號。陳寅恪先生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被視為教育的靈魂,值得學生細細咀嚼,切勿人云亦云。在罷課前,先想想清楚,罷課的意義何在?最後亦有可能為此負上高昂代價。」
《成報》評論文章認為,「罷課絕對不是課室外的另類的學習體會或經歷,反而,部分學生好比迷途羔羊,對罷課動機未明,或剛升上大學,還在適應新生活中,人云亦云,或只因為朋輩壓力而參加,或只是『陪熱鬧』,罷課與自身的期望有落差。筆者也勸諫學生千萬別被真善美假大空的偽普世價值哄騙,人大決定和基本法條文正正是有效的法律依據,框架已定,法理兼備,即使以非常罷課手段作脅迫,仍是不能令中央在此原則性議題退讓。學生必須回歸理性,慎思自己罷課對自己的前途和影響。」
《星島日報》評論文章表示,「政改的框架方案已定,我在電視上看到范徐麗泰等社會名人,苦口婆心地說,香港人無論用甚麼激烈的方式反對,都不能改變中央的態度。主管香港事務的中央官員也強調『人大決定不可撼動』。對於政改社會上有不同意見,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如政府高官所說,應該有商有量。我兒子也曾問我:『爸爸,政改方案可以袋住先嗎?』我說:『兒子你也不想原地踏步吧!』」
政客利用學生令人反感
《信報》評論文章表示,「為何罷課是安排在『佔中』之前而不是之後?『泛民』經三人組發動『佔中』之始,強調不希望學生打頭陣,應該由中年人負起這個歷史責任站在最前線,大家皆無異議,但今天到了要行動的一刻為何要學生藉罷課打頭陣?7月1日學聯搞模擬『佔中』,政客避席,已經令人反感;人大落閘之後,領導抗爭的責任理應由身有選票吃了民主飯幾十年的人負上首要責任,現在是政客推給三人組發動,三人組推給學生打頭陣,是高明的策略還是政客對抗爭完全無心無力,只想撿現成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