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工聯會指「廣東計劃」第二階段措施擾民,黃國健(左二)聯同長者在記者會反映長者不滿及所面對困難。 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港府去年10月推出「廣東計劃」,長者提交申請後只須每年在粵居住滿60天,毋須每年返港便可領取全年高齡津貼。當局亦在計劃推出首年作出一次性特別安排,豁免長者須在申請計劃前,連續居港1年的限制,計劃將於本月底完結。工聯會批評政府下月起取消豁免安排,促請當局延長豁免期,讓更多在粵居住的香港長者可安享晚年。社署回應指,有關規定已平衡了社會各界利益。
特區政府去年10月推出「廣東計劃」,讓65歲或以上並選擇移居廣東的香港長者,只要在每個付款年度內居住在廣東省滿60天,毋須每年返港,也可領取全年高齡津貼,但推行首年豁免申請者須符合申請前連續居港1年的條件。工聯會昨日就「廣東計劃」安排舉行記者會,要求當局延長豁免期。
黃國健:可令更多長者安享晚年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於過去一個多月已接獲逾百名長者求助,主要批評當局即將取消豁免居港的特別安排,對長者不公平及非常擾民。
現年64歲的胡女士表示,由於她在金融風暴期間失業,故與丈夫賣掉香港的居屋,返回中山生活。她表示,若再返香港居住,便需重新租屋,租金最少3,000元至4,000元,連同生活費,開支非常龐大,實在難以應付。
黃國健表示,很多長者在香港沒有地方居住,才選擇返內地退休生活,特區政府當初推出「廣東計劃」,證明當局了解有關情況,而計劃至今已收到2萬多個申請,獲批達1.7萬人,可見計劃深受長者歡迎。
他批評政府只實施首年豁免居港限制,未能顧及已經在內地定居的香港長者的需要,批評當局制訂政策時考慮不周及僵化,故促請政府繼續豁免「廣東計劃」的申請者居港限制,讓更多定居廣東長者受惠,讓他們在內地安享晚年,而工聯會稍後亦會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官員反映情況。
社署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約有19,900名長者申請「廣東計劃」,約17, 400人已獲發津貼,當中約16,350人受惠於首年特別安排。社署指出,申請前連續居港1年的條件旨在確定公共福利金只發放給與香港確實有長期關連的人士,並考慮到有需要為分配公共資源提供合理基礎,及社會保障制度的長遠持續性,該規定能平衡社會各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