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90%中小企管理層對香港以至全球經濟環境並不樂觀。 陳敏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有調查發現,近90%香港中小企管理層對香港以至全球經濟環境並不樂觀,主要原因是香港舖租貴及產業太單一化;而美國以量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亦令他們對全球經濟不樂觀。受訪者多打算未來一年加強宣傳,包括多參與公共或傳媒活動,以及在網上推廣。香港中小企聯合促進會會長林國雄提醒,不建議企業單靠個人網站或社交網站作宣傳,最重要是建立品牌個性,才能令品牌持續發展。
央視商城(香港館)委託青年創業軍以電話、電郵及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643名中小企公司管理層,88%的受訪者表示,對香港以至全球經濟環境並不樂觀。負責調查的青年創業軍主席溫學文昨日指有近60%受訪者認為,香港的產業單一化,側重地產、金融行業,擔心新興企業如創新科技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有限;亦有約30%受訪者表示,香港的舖租愈來愈貴,「發展剛有起色,例如獲傳媒報道令知名度增加後,業主就會大幅加租。」亦有約70%的受訪者表示,美國多次利用量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不是長遠的解決方案」,因而對全球經濟環境並不樂觀。
61%會投放資源增宣傳
面對不樂觀的經濟大環境,61%受訪者表示,2015年會重點投放資源在市場營銷及宣傳,例如多參與公共或傳媒活動,包括競逐商業獎項及接受傳媒訪問,更有多達96%受訪者表示會利用網上推廣。
網上推廣雖然成本較低,但選擇時需要技巧,才可達致理想效果。開業5年的網上海鮮專賣店Ocean Three創辦人何智聰表示,開業頭半年,單靠在社交網站開設專頁及朋友幫忙宣傳,效果已經非常好,但開業一年後生意增長開始慢,就繳付宣傳費在網上賣廣告,「但仍然未得到預期效果,有些網站甚至把廣告刊登數十分鐘後便除下。」何智聰表示,必須找具知名度有信譽的宣傳公司,並盡量參與傳媒活動,「希望可以接觸到上網的顧客群,目標是每年接受24家傳媒訪問。」
林國雄指品牌效應增購買慾
香港中小企聯合促進會會長林國雄表示,不建議企業單單在個人網站或社交媒體作宣傳,因為社交網絡的作用只在於吸引消費者進行網購。因此成功製造話題後,企業應着手建立品牌的個性,以保持獨特定位,並投放廣告,將個性提升成為消費者同意的價值觀,令品牌效應更長久,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慾。
林國雄又提醒希望打入內地網銷市場的中小企,「首要訣竅是『打響品牌』」,先建立電子商務,再利用社交網絡製造與品牌有關的話題,在有一定知名度後,才投放資源於廣告上,將有助中小企減低成本,透過雪球效應令宣傳效果更大更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