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西藏首府拉薩至日喀則的鐵路(拉日鐵路),有一百多座離開地面很高的橋樑,因為在四千多米的山區興建,天氣寒冷,最大的問題是混凝土出現龜裂,結果,需要整個爆炸,重新建造。現在中國已經掌握了零度以下的高山地區的混凝土技術。鐵路經過之處,都要開盤隧道,要解決凍土的問題,中國發明新技術,讓工地的土層穿兩層防水衣和一層保溫衣,解決了隧道出水的問題。
(拉薩|日喀則)鐵路(拉日線) 離開了拉薩後向南沿拉薩河而下,經堆龍德慶縣、曲水縣後,折向西溯雅魯藏布江而上,穿越長度近九十公里的雅魯藏布江峽谷區,經尼木、仁布縣後抵達藏西南重鎮日喀則。設計標準等級為國家1級鐵路,工期四年,全線為單線,預留電氣化條件,列車運行時速不低於一百二十公里,三跨雅魯藏布江,深水、高墩給施工帶來了一定困難與風險,全長二百五十三公里,其中橋隧總長一百一十五點七公里,佔線路總長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七。拉日鐵路全線一次性鋪設區間無縫線路,二千米以上隧道全部鋪設無碴軌道。即兩個車站之間,鋼軌以焊接方式連接,實現無縫,一次性鋪設區間無縫線路,也是比青藏鐵路格拉段(格爾木至拉薩段)更加進步之處。
青藏鐵路能夠把大量機械化的裝備,運到了荒蕪的四千多米的後藏地區,大大地加快了工程的進度。
國內生產的鋪軌機、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適應能力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廢氣,造成環境污染。而青藏鐵路設計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二十,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鐵路鋪架的一隻「攔路虎」。為此,中鐵一局調集了具有豐富鋪架經驗的專家,對國產鋪軌架橋機械和內燃機車進行改造,提出了研製補氧增壓設備,改造機械、機車車輛設備,預防嚴寒、風沙、雷電等一系列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經改造後的鋪軌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業,動力性能良好,設備運轉正常,環境污染極小。這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內地高原鋪架技術上的空白,從而為青藏鐵路鋪架提供了設備保障。西藏使用了鋪軌架橋機和內燃機車、開掘隧道機,全部機械化,所以速度極快。這些機械化的建築鐵路技術,應付得了西藏的天氣和地質情況,要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高山地區興建鐵路,就會易如反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