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抗日戰爭爆發,「偌大的中國已擺不下一張寧靜的書桌」,北平一些國立文化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被迫南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當時中國最著名高校,輾轉在雲南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一大批中國文化名宿如梁思成夫婦、朱自清、聞一多、傅斯年等相繼逃難至昆明,就地進行科研活動、教書育人。然而,昆明當時已成為國際援華物資進入中國的唯一交通樞紐,也成了日軍轟炸的重要目標,明淨的春城天空也不再安寧,聯大師生學者為避轟炸,攜家帶眷「跑警報」,不得不再次向昆明東北郊的龍泉鎮疏散;龍泉鎮亦因此遺留下大批文化泰斗當年避難的歷史歲月。目前,當地政府正計劃把名人故居規劃為一個小鎮。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吳燕飛 昆明報道
抗戰期間,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與他們的中國營造學社搬到距昆明市區8公里的龍泉鎮麥地村;中研院史語所和清華、北大的兩個文科研究所,也先後遷至龍泉鎮棕皮營、司家營、麥地村、浪口村和落索坡。同是疏散至龍泉鎮的,還有考古學大師李濟、梁思勇,史學家傅斯年,語言學家李方桂,文學家聞一多、朱自清、浦江清、羅庸、陳夢家、光未然,哲學家馮友蘭、金岳霖、湯用彤,史學家吳宓、顧頡剛、向達、羅爾剛,政治學家錢端升,語言學家王力、羅常培,音樂家趙渢、查阜西等。
據雲南文史學者卜保怡的不完全統計,當時雲集龍泉鎮的著名人物,就有院士35人之多,其中,1948年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屆81名院士中,時住龍泉鎮者17名;1955年當選的23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時住龍泉鎮者20人,還不包括1949年後台灣中央研究院公佈的院士,以及由於其他原因未當選院士的聞一多等學界泰斗。
古鎮注入人文精神
當時的龍泉鎮,學界泰斗、知識精英、科學巨匠雲集,歷盡艱辛仍辦學不輟,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不顧艱難困苦而潛心從事科學研究、文藝創作,許多重要的學術成果均在這裡誕生,不少發明創造在這裡開花結果。這批文化精英的到來,讓龍泉鎮蓬篳生輝,注入了強大的人文精神。而知識精英的科學精神、人格魅力,在龍泉鎮演繹了一段段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
由昆明市中心的穿心古樓站上了地鐵,沿有「昆明第一大道」之稱的北京路地下穿行,僅用時十多分鐘,便到了龍泉鎮的地鐵司家營站。出了地鐵站,只見北京路沿線高樓林立、道路寬敞、車水馬龍、道路兩旁綠化帶生機盎然,如今的龍泉鎮,全然沒有了舊時遠離城市的距離感。
龍泉鎮現今是昆明北部山水新城的重要片區,交通網絡發達,北京路、昆(明)曲(靖)高速公路、地鐵等重要交通線路均橫貫龍頭街片區。盤龍區區委書記吳濤在北部山水新區沙盤前說,政府還規劃了3條南北向公路和7條東西向公路,連接了區域內各重要道路,使龍泉鎮與昆明市中心構成了快捷的交通網絡。同時,龍泉鎮周邊區域自然環境資源豐富,金汁河、盤龍江、東大溝三條生態涵養帶覆蓋周邊,林徽因當年描述的龍泉鎮,依舊景色秀麗、風景如畫。
令人欣慰的是,雖然歷經時日沖刷,但史語研究所、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桂家大院等古建築文物,仍散佈於龍泉鎮,使這裡充滿了浪漫的人文主義氣息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
政府出資修葺梁林舊居
位於棕皮營的梁思成、林徽因當年建造的小院,舊居已由政府投資修葺,入口處小徑通幽,院內林木b蘢,磚和瓦仍是當年的模樣。三居室的屋內所有佈局,均是當年的樣子,除復原當年的主人房、林母房、客廳及壁爐外,牆上還懸掛了許多梁、林的照片及其生平介紹,陪同尋訪的盤龍區文管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物品、資料和照片經多方徵集而來,其中不少照片由林徽因外孫女提供。未來這裡將成為一個紀念場所對外開放;而梁林當時的營造學社舊址興國庵,至今仍保存完好、香火裊裊。
多處名人故居和機構原址散落於龍泉鎮200多畝的範圍內,面臨產權權屬不一、年久失修等矛盾和困難,如何保護開發,考驗茞{代人的智慧。
名人故居原址原貌保護
「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係,原址原貌保護的同時,順應城市化發展需要,進行保護性開發。」吳濤指點茈_部山水新區規劃沙盤介紹,在名人故居等具文物價值的民房保護上,盤龍區採取的辦法是,由社會投資人對該區所屬土地進行一級整理,理順產權關係,對名人故居進行修繕,按照「一個公園」、「一座古鎮」的規劃,對眾多名人故居等遺跡進行原址原貌保護。
在灃源路以南的司家營,已基本完成拆遷的大片空地上,僅餘聞一多、朱自清故居。也就是目前看來在空曠中有些孤單的這座老宅,將成為未來聞一多公園的靈魂所在;而在灃源路以北,將以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及眾多文化歷史建築為脈絡,將建設一條歷史文化街區,以中國四大建築風格之一的「一顆印」風格,復原舊時昆明的景象,徜徉於這個「小鎮」裡,不經意間即可邂逅一座歷史建築、遇見文化名人的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