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高端訪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法治終極目標:彰顯公平正義


放大圖片

■張恒山指出,建設法治國家最終目的是要讓人們感受到「公平正義」。圖為檢察官走進中學開展普法進校園活動。資料圖片

中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了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任務,張恒山教授認為,四中全會是對三中決定的進一步接續。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國家才是「法治國家」?他在採訪中多次提到,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人們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任何社會矛盾都可以通過法治來解決。在他看來,「法治國家」至少要有三個要點。

化解社會矛盾

張恒山認為,法治國家就是依照法律處理國家政務的治國方式。與這種治國方式相對的是「人治」。「人治」是指執掌國家權力者主要依據自己個人的判斷、好惡去處理國家政務。他認為,「法治國家」至少包括三個要點:現存的法律得到包括各級官員和普通民眾的普遍遵守;人們所遵守的法律是良好而完備的法律;具備使法律得到普遍遵守的、體現着分工、制約的國家權力結構形式。

「簡而言之,就是令社會大眾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張恒山說:「不可否認,當今社會民眾怨氣不少,普通民眾對官員和公權力的怨氣,普通民眾之間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群體的矛盾,這些問題的解決最終都要有賴於法治,不要法治的處理社會矛盾的方式是非常失敗的。」

防範濫用公權

張恒山認為,法治也是唯一、良好、有效地對專職性的掌握和行使國家權力的官員們加以控制和防範的辦法。首先是由人民選舉產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們集會制定法律;其次是將所有的國家機構的權力範圍、權力行使方式程序、各機構的官員產生方式、違法行使權力的責任都用法律加以規定,要求所有的國家機構、官員們遵守法律;其三是由專門的機構對違法、犯罪、失職的官員加以監督和查處,根據既定的法律程序追究其責任。

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對官員們的權力加以規範、約束,對違法失職者加以追究,通過保障人民對官員們的監督、約束的權利,來防止官員們利用手中的權力牟利於己、加害於民。這種防範、控制方法,就表現為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相關新聞
專訪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張恆山:釐清黨法孰大 改進執政方式 (2014-10-21) (圖)
張恒山簡歷 (2014-10-21)
倡設憲法法院 獨立於黨政法 (2014-10-21)
完善制度建設 確保黨委守法 (2014-10-21)
法治終極目標:彰顯公平正義 (2014-10-21) (圖)
專訪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建中央領導小組 破權大於法頑疾 (2014-10-17) (圖)
李林簡歷 (2014-10-17)
確立兩步走戰略 法治中國有望35年內建成 (2014-10-17)
設雙重領導反腐委 整合資源提高效率 (2014-10-17)
構建「中國特色法律體系」 (2014-10-17)
編者按 (2014-10-10) (圖)
專訪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胡建淼:中國將迎來法治的春天 (2014-10-10) (圖)
國家治理現代化關鍵在於「法治化」 (2014-10-10) (圖)
從「三棲」到「一元」 (2014-10-10) (圖)
法治就是「石頭剪刀布」 (2014-10-10)
胡建淼簡歷 (2014-10-10) (圖)
何志平:趕乘深改快車 走中國特色眼科之路 (2014-09-21) (圖)
何志平簡歷 (2014-09-21) (圖)
自稱手藝家 醫政本質通 (2014-09-21)
畢生行醫病例捐祖國 (2014-09-2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高端訪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