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富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觀點:美國轉嫁危機手法一流


放大圖片

■美國擁有國際流通認可的最硬貨幣,加上其他政治軍事文化的實力,其國債最為易銷,幾乎是持續有買家,不怕不還債。 資料圖片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一直以來,筆者不只一次,甚至其實是多次,分析聯儲局近年為市場所做的,不論是金融海嘯以後的量化寬鬆,後來的退市,以及貫穿所有步驟的期望管理工夫,而且話語中,每多帶有讚賞,幾乎只讚不彈,而且獨對美國聯儲局讚賞有加,對於歐洲和日本央行,近乎沒有一句好話,有朋友可能認為,是不是誇張了一點,難道只有美國做得對,歐洲和日本央行都做得不對嗎?

其實做得對或不對,總得看當時的處境,才能說得清楚,脫離具體的決策局限,純粹事後孔明,總可以說出萬樣不對勁的地方。是的,從歷史中找出個案研究,一個重點是,既要思考假如不這樣那樣做,會有什麼結果,是不是好了,抑或差了,但最終,不可不補加的一個問題是,有什麼因素令當時不這樣那樣做。

把問題由本土拋給別國

考慮到具體的市場和決策局限條件,聯儲局的本領應算是好得無可挑剔,大家就以過去幾年的金融海嘯起說。以金融制度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論,錯綜複雜的程度,美國居首,應無異議,亦因此,當時的全球制度性系統性的風險,論打擊而言,按理是美國最受害,由次按風暴到金融界百年老店倒閉,由衍生工具涉及的資產規模,由相關業界牽涉的工作職位數目等,美國都是最明顯的對象。然而,一個如此前所未見,甚至有人形容是百年或千年未必一遇(起碼從以往不少財務學者的統計估算得來的數據如是說)的危機,最終是一眾先進經濟體系中,最先復原的,這還可以不佩服?

相比之下,歐洲和日本,論直接受到的打擊,本來是不可相提並論的,但事件發展下來,卻把它們都一併拖下水,而且愈來愈被動,完全沒有還擊自保的餘地。由美國燒起的金融危機,反而是歐陸的歐債危機最令人無奈,而日本飽受二十年的經濟不景氣後,幾年前在中國增長的帶動下,略見起色,如今又再拖下去。

顯然,美國有本領在危機出現後,想方設法搞妥當,起碼是把問題從本土拋去老遠的別國去。這不難想像,因為本身擁有國際流通認可的最硬貨幣,加上其他政治軍事文化的實力,其國債最為易銷,幾乎是持續有買家,不怕不還債,只怕長久以來實質弱美元的影響,令收回的美元不值錢而已。有了這一點,一切好辦,餘下便是央行發揮本領的時候了。

貨幣政策玩得出神入化

說到底,美國可以透過其經濟實力,把問題推到其他地方,但一開始也要小心安排,首先,是大量的資金或貨幣供應(不少人稱之為流動性),讓資產價格止跌回穩,繼而買時間讓市場增加投資和消費,之後慢慢由支撐短債轉為支撐長債,再轉而支撐非國債類別,透過溝通增加透明度,讓投資者相信央行言行一致,最後是退市,而目前最新一招,是資產負債表的總體規模維持不變,大家不用擔心其對金融市場的潛在拋售,又是另一個以信心帶來實體好效果的手段!■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美國轉嫁危機手法一流 (2014-11-04) (圖)
港貸款增長速 流動性趨緊 (2014-11-04) (圖)
低油價助燃地緣政治危機 (2014-11-04)
美倘加息 新興市場風險增 (2014-11-04) (圖)
美國加息周期還未開始 (2014-11-04) (圖)
政策發力增市場信心 (2014-11-04) (圖)
百家觀點:市場看量寬加息 央行做期望管理 (2014-10-31)
聯儲局轉重點關注通脹 (2014-10-31)
美國QE告終 美股波動難免 (2014-10-31) (圖)
美聯儲退市難見驕人成果 (2014-10-31) (圖)
智能手機行業洗牌在即 (2014-10-31) (圖)
「佔中」衝不衝散樓市? (2014-10-31) (圖)
百家觀點:滬港通延遲成市場阻力 (2014-10-28) (圖)
熱點透視:新品未成氣候 賺錢仍靠iPhone (2014-10-28)
從滬港通到退市後的加息憧憬 (2014-10-28)
「女性經濟學」出師不利 日或加推量寬 (2014-10-28)
本港離島土地升值可期 (2014-10-28)
百家觀點:炒作主題多變 過程難免主觀 (2014-10-24) (圖)
路透熱點:德國經濟已過巔峰 (2014-10-24)
美股現短期回穩跡象 (2014-10-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富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