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華
違法「佔中」已持續逾一個月,在這期間示威者不但佔據主要交通幹道,嚴重癱瘓交通,金鐘、旺角、銅鑼灣等遊客常到之商業旺區,道路亦被設置障礙物,車輛無法通行,社會正常秩序被打亂,學生返學、巿民返工受阻耗時,商舖生意額下降,不少運輸、旅遊及零售服務等行業人士生計受損,擔心「飯碗」不保。民間組成「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還路於民、恢復秩序、維護法治」簽名行動,短短日期已徵集到183萬個簽名,可見民心所向。
連日來,不斷有小商家、市民、的士司機及無工開的建造業工人等,前往不同「佔領區」試圖拆除路障,與駐紮的示威者發生爭執,顯示民怨已到了臨界點,恐會演變成一場暴力衝突。學生們曠日以久地留守街頭、荒廢學業,還可能面對日後的司法檢控,除了家長們擔憂與心痛外,校長、老師及社會各界人士均十分關注,紛紛到現場看望學生,勸喻年輕人保持冷靜、注意人身安全。日前李嘉誠博士發表聲明,強調香港是個法制社會,一切應依法行事,年輕人通過上街表達政治訴求目的已經達到,學生們的聲音大家都已聽到,應知所進退,他懇請「佔中」者回到家中、學生重返校園,「不要讓今天的激情,變成明天的遺憾」。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先生亦召開記者會指出,全國人大有關普選特首之決定符合香港基本法,學聯要人大常委會撤回政改決定不切實際。政府與學聯談話後釋出善意,答允向中央提交民情報告,呼籲佔領者撤退。一位88歲老翁更從荃灣趕到金鐘,跪求學生儘快結束「佔中」,讓民眾恢復正常生活。
年輕人關心社會民主、推動政制發展熱情可嘉,但「一口吃不成胖子」,落實普選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還要有客觀條件配合,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香港2017年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開創了本港民主建設的先河,亦是實踐「一國兩制」的重要一環。年輕人若憑一時衝動而做出過激行為,最終自食其果。10月20日高等法院連續頒布三個臨時禁制令,禁止示威者堵塞道路,但有人還是無動於衷,繼續霸佔道路,本港賴以自豪的法治精神經受考驗。
學生為爭取民主理想可以理解,故「佔中」初期有巿民上街挺學生,但隨着佔據馬路時間越長,對本港的經濟、民生打擊越大,「滬港通」遙遙無期,各行各業經濟損失難以估計,潛在的後果不堪設想。「佔中」在某些政客煽動下,已成為一場失控的行動,嚴重撕裂社會,人與人之間失去互信,不同政見人士互相指責、推撞,「佔領區」危機四伏。無論哪方有人受傷,都是大家所不願意見到的,學生應儘快返校繼續學業,若對社會問題有興趣的同學,畢業後可參與區議會或立法會工作,服務巿民、貢獻社會。「香港是我家」,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士都不希望「東方之珠」黯然失色。冀望學生再與政府開會,理性協商、化解矛盾,尋求遵守法律之最佳解決方案,為香港謀福祉。
巿民渴望香港安寧和諧,要求同學和平解決分歧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此呼籲參與「佔中」的同學們,「三思而後行」,顧全大局、儘快撤退,避免發生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