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香港從今年九月底至今,出現了一場由少數人發起的違法「佔領中環」行動。本文力圖分析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制度的特點,探討「一國兩制」如何在香港政治體制方面的成功落實,從而說明 「佔中」不能動搖「一國兩制」基礎。
一、香港的行政長官選舉制度的演變發展,就是在落實「一國兩制」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擴大民主,最終實現全面普選的歷程。
從總體上看,香港的政制發展,就是隨着香港的回歸,由原先的殖民專制統治,逐步過渡到全面的民主體制。也就是說,在落實「一國兩制」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擴大民主,最終實現全面普選的歷程。
循序漸進擴大民主 最終實現普選
香港行政長官既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首長,也是香港特區的代表。因此,行政長官人選如何產生,選出什麼樣的人來擔任,是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程序,也是「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落實的重要步驟。
從香港過渡期到九七年香港回歸,中英之間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許多爭論和交鋒。在整個過程之中,國家既牢牢把握大方向,在主權問題上絕不退讓,確保中央對香港擁有的憲制權力。另外,國家一直落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真心實意支持香港循序漸進地推動民主發展,這在香港基本法中作出了莊嚴承諾。這就是「一國」與「兩制」在香港政制發展領域中的辯證統一的關係。
這些都體現在香港基本法以及相關附件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規定之中,為首任以及後來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方法,制定了一個基本的法律規範。香港的行政長官選舉制度有三個特點:首先是民主選舉成分可以循序漸進地不斷擴大,由間接選舉逐步過渡到實現普選;二是從對特首職責、產生過程及人選的條件看,也是「一國兩制」的完美體現;三是要求香港政制有任何改變,都必須在香港社會廣泛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反映出中央對港人的高度信任和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及誠意。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就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問題作出了原則性的決定,為香港普選奠定基礎和指明方面。如果最終落實的話,這將又是一個歷史性的飛躍。因為,從1997年結束殖民統治,到2017年就能夠實現行政長官的普選,這個過程只用了20年,比起世界上其他實現民主制度的國家及地區都要快得多,反映出港人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的民主權利不斷擴大,「一國兩制」在香港政制發展的過程之中也得到了成功的落實。
二、導致出現「佔中」事件的原因相當複雜,從根本上來說,是關係到香港的政治體制如何向前發展,未來特區政府管治權歸屬之爭的大問題。
導致出現「佔中」事件的原因很多,本人認為主要是由於香港是多元化社會,對香港政制發展的問題上存在各種不同的聲音。尤其是西方外部勢力出於各種考慮,也對香港施加相當的影響力,令香港的政制發展呈現出更為錯綜複雜的局面。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下,爆發「佔中」或類似的事件,也是必然會出現,或者說遲早也會出現的。
「佔中」的最主要訴求,是企圖推翻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的有關決定,要求特首候選人由「公民提名」產生,即得到一定數量的合資格選民支持,就可以成為特首候選人。反對派推出這個設想的如意算盤,是希望推出其代表人物,在普選中問鼎特首大位。但是,他們的意圖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公民提名」不僅違反香港基本法,而且要推翻人大常委會8月31日決定,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反對派一意孤行,2017年的特首選舉就只能「原地踏步」,即沿用2012年由1200位選舉委員會委員投票的方式產生。
支持政改依基本法人大決定
三、香港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其發展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而特首選舉要邁向普選之路更不平坦。「佔中」事件不能動搖「一國兩制」的基礎。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作為香港主要的愛國愛港團體之一,積極支持香港政制按照香港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我們堅決反對各種違法行為,支持香港警隊的執法行動,希望特區政府採取有效而穩妥的措施,盡快恢復香港社會正常的秩序,盡力避免出現損害香港發展基礎的嚴重後果。我們衷心期待:儘管過程山重水複,但最終能夠柳暗花明。出現各方都達成共識的大團圓結果,讓全體港人共圓2017年特首普選夢﹗
(本文為筆者10月30日在澳門舉行的《澳台關係15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