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日前批評,通識科必修令學生忽視人文素養,通識教育會會長許振隆昨日表示,目前通識科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文憑試考卷多年來側重於考核遊行、示威等政治議題,未有公平對待6個單元,令公眾將通識科與政治化掛u,並影響教師的教學。
許振隆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通識課程的多個單元中,均有教授學生與人相處、學習尊重他人的品德修養、中華文化及全球文化等內容,相信學生在不同範疇均會有所得荂C
不過,他指出,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就通識科提出以議題為本的框架,並無提供課程的具體內容,故當考評局集中考核政治議題時,會令教師或坊間教育中心偏重於教授相關的〈今日香港〉及〈現代中國〉單元,忽略了其他單元,「歸根究底是當局以考題主導課程教學,並無公道地對待六個單元,這是令人憂慮的。」
他認為,只要當局能公平對待六個單元,相信學生在不同範疇均會有所得荂A而社會對學生人文修養的重視,也不應只加之於通識科的身上,其他科目亦可培育學生在此方面的成長。
促增基本法知識及中國文化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則指,通識科發展可以香港社會特色為本,在現有的課程上再作優化。他舉例指:「在〈今日香港〉單元中,如何加入更多香港基本法的基礎知識,及在〈現代中國〉單元中,加入更多中國文化元素,以深化學生對本港的整體發展及對祖國的認知,這應該是優化通識科課程的一大方向。」
被問及葉劉淑儀提出將通識科由必修科改為選修科的建議,許振隆強調,其中涉及對學制理念發展及實際制度改革的影響,在考慮前,教育局與學界都需要作審慎思量。
許承恩則指,如將通識科改為選修科,讓學生在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中國文學及英國文學當中選必修科,將會影響本港整體課程規劃,「部分以英語教學的名校生,可能會揀選英國文學,學習偏向外國化,屆時學生如何加深認識香港及祖國呢?這是很可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