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日前參加商務印書館建館一百周年紀念酒會,承贈兩冊「古書」新印的寶貴文物。一是一九三八年出版的《香港指南》,另一本是鄭寶鴻編著的《香港早期社會影像》。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我曾隨先父母居港數年,一九四七年大學畢業後到港工作迄今,可說是老香港一名。睹圖思昔,既有感慨,也有懷舊情緒。今垂垂老矣,擇其數端,與讀者共饗。
《香港指南》中羅列當年的中文報館,凡三十多家。今碩果僅存的只有《東方日報》、《星島日報》、《大公報》三家。當年的大報,如《工商日報》、《華僑日報》、《循環日報》、《華字日報》都在二戰前後陸續關門。至於華資銀行,也有十數家,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港區中資銀行頭兒,一聲令下,便把中資銀行盡量合併。當年香港銀行界元老莊世平先生,運用他的影響力,才把南洋商業銀行和集友銀行等保留下來。
事實證明,當年的決定完全錯誤。銀行牌照不易取得,後來不少內地銀行要來香港設行,只好高價購買一些小銀行借殼設立了。
至於當年香港工廠,例如電筒電池工廠、紡織廠、棉織布廠、膠鞋廠、線衫廠、罐頭廠、涼果糖果廠、化妝品廠、玻璃廠、皮具廠等等,有數百家之多,都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後地產業發達,工人短缺,絕大部分都在改革開放以後,遷入內地。近年有不少又已式微。
觀看老照片,童年時的記憶又浮上心頭。上世紀三十年代以至四五十年代,除了高等華人和白領西裝革履之外,一般基層群眾大都是短打的唐裝衫褲。女性除有盛宴才會穿上旗袍或衣裙,一般都是短打的居多。我在香港讀中學一年級的時候,校服還有男的穿女傭式樣的「大衿衫」呢。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香港的小汽車不多。街頭的公共交通工具,除電車、巴士外,更多的是人力車和轎子。碼頭、街頭不少為人家挑上重擔或行李的「咕哩」(即苦力)。書中一幅老苦力蹲在椅上等候生意的照片,最為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