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統計處最新資訊,香港人愈來愈長壽,男性平均預期壽命81.1歲,而女性為86.7歲,這些數字比同為全球較低死亡率的日本和瑞典都高。就本地過去三十多年的死亡率變化,1981年每千人有10.4人死亡,2013年已下降到5.7人。本地人長壽與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因素有關,並且香港長時間少受天災戰亂等侵襲,整體人民生活過得安穩舒適。
港人身在福中,但部分人卻藉口推動激進政治改革,故意抹黑香港現時「民不聊生」,上述數據正好提出活生生的反駁,假如真的民不聊生,人民又怎會愈來愈長壽?反過來說,歷屆特區政府,都在「以人為本」的大前提下,在醫療衛生設施以及對各個有需要幫助的社會群組和年齡層人士予以增加援助,這些在歷屆政府的施政報告中,都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故此上述數據亦可以作為歷屆政府在相關工作範疇成效的佐證。
新生嬰兒填補沒同步增
再看其他統計數據,1982年的本港人口年齡中位數為26.7歲, 2014年的臨時數字為43.8歲,揭示了過去30年人口持續高齡化的趨勢,這當中涉及兒童出生率下降。統計處研究15歲以下少年兒童撫養比率,1982年是355,2014年是158,計及2013年之前有約20萬左右雙非嬰,令撫養比率在2024年提升到183,但去年實施「零雙非政策」,估計至2041年,回落至163。簡單的說,我們的人口愈來愈老,新生嬰兒的填補卻沒有同步增加。
統計處另一項數據研究勞動人口需撫養的人口負擔,1993年每千名從事經濟活動人口,要供養1,043名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口,去年為903名,但預計到2041年會回升至1,237名。從社會資源的收入與支出平衡的角度看,即是能夠工作及從事經濟生產的人愈來愈少,而退休後或適齡工作卻未能工作的人數愈來愈多,可以推論說,在未來歲月納稅人的擔子將會愈來愈重。
綜合上述各項數據,未來本地人口結構將出現持續轉變,這將影響社會資源的重新調整和分配,社會各界人士有需要作更廣泛的討論和協調。雖然眼前社會的焦點還在氣勢轉弱中的「佔領行動」,但筆者認為人口老化及其連帶的一連串結構性轉變,在「佔中」事件平息後,更值得大家關注和發表意見。
多種課題值得社會討論
筆者列出一些可供議論的課題:推遲退休年齡與年輕從業員晉升機會的關係,稅務改革,適應未來高齡化的長者社會福利改革,高齡化社會對房屋、醫療、教育、消閒、娛樂設施的質和量方面供求的變化,鼓勵生育政策等。
或許,今天大家見到不同政見人士在政制改革上的爭議,表面上是意識形態之爭,實際上骨子裡是社會資源分配之爭,現時國際大趨勢是以福利主義換取選票,但到頭來,一些國家出現入不敷支,以派福利取得政權者在支票不能兌現的情況下,很快便倒台,這些例子多不勝數。真正為人民謀福祉的,還是那些具備高瞻遠矚的眼光、有能力為開創未來多做功夫的掌舵人及其班子,還望香港人在未來選舉時,作出英明的抉擇。■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