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香港文匯報組織發起,香港及內地多家權威研究機構、多家境外知名媒體聯合參與、通過半年多網上評選,面向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區的2014「影響中國」大型系列評選活動12月4日揭曉,北京市海澱區榮登榜首,摘得「傑出特色魅力城市」大獎桂冠,可喜可賀!
海澱水山形勝、人傑地靈,自然和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是北京上風上水的一塊美地、福地。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和發源地,它不僅是享譽全球的科技大區,教育大區,人才大區,而且還是文化大區和旅遊大區。同時,作為明清皇家宮苑園林文化的集中地,又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明清皇家宮苑園林文化的集大成者「三山五園」也坐落在此,海澱區展示給我們的是集多種人文自然優勢為一體的大美,摘得「傑出特色魅力城市」大獎桂冠當之無愧!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冕 馬琳
近年來,海澱區區域經濟平穩持續增長,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建設順利推進。在重大功能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前提下,以加快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北部生態科技新區建設、「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建設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建設為主體,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區域文明程度為目標,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創建文明城區工作的唯一標準,著力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努力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加速建設美麗幸福、和諧宜居、充滿魅力的新海澱。
皇家苑囿之地 風光與人文並存
海澱,地處北京西北部,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山區屬太行山餘脈,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古木參天。鳳凰嶺、陽台山、鷲峰、百望山並列其間;東部和南部又為現代化城區,水系縱橫,南沙河、昆明湖、玉淵潭等水域點綴其間。
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自遼金至明清,歷代帝王和達官顯要在此營建行宮、御苑、宅府、園林以及壇廟,著名的西山八院多在海澱,燕京八景海澱佔其三,至今遺跡尚存;清代康乾盛世興建的「三山五園」——香山、玉泉山、萬壽山、圓明園、頤和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更是「鍾天下山水名苑之雅秀,匯四海奇觀勝景之精華」,美輪美奐,氣象恢弘,成為中外馳名的皇家園林旅遊勝地。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喜歡在這裡賦詩屬文,著名的《紅樓夢》就是在西山漫山紅葉的陪伴下來到世間。近現代,李大釗、朱自清、齊白石、劉半農等名人在都在海澱留下了足跡。海澱也因其清幽的自然環境倍受宗教修道之人的青睞。這裡寺院道庵廣佈,如唐代雄偉的臥佛寺、遼代清幽的大覺寺、元代壯麗的碧雲寺、明代精美的五塔寺,以及藏有「鍾王」明永樂大鐘的清代大鐘寺等等,至今仍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為了讓青山綠水與人文景觀保持的更長久,近年來,海澱區統籌大氣污染治理、城鄉綠化美化、土地和水資源管理等工作,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家園。為還原「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加快了以香山地區、玉泉山東側地區的統籌,推進城市規劃、村莊搬遷騰退、環境整治、安置房建設、文物保護和產業提升等工作。
為做好做好大氣污染防控,海澱圍繞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四大關鍵領域,改造燃煤鍋爐600蒸噸,努力實現市政府下達的空氣中PM2.5濃度下降5%的目標。
為加強城鄉綠化美化,推進了大西山彩化工程建設,推動南沙河綠色生態走廊、翠湖濕地公園二期、園外園一期工程建設,完成了三山五園綠道建設。大力開展綠化造林工程,完成平原造林任務7,987畝和新建改造5個城市綠地公園。
創新驅動發展的成功典範
智力、技術資源薈萃造就獨家優勢,是海澱的又一突出特色。海澱不僅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還是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在這裡坐落著七十多所高等院校、二百多家科研機構、兩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全國高等院校坐落於此,擁有「大學城」之美譽;國家級科研院所云集,科技資源集聚,人才輩出,又有著「中國硅谷」之稱。在這裡,一項項高端創新技術破繭而出,每年從這裡誕生的科技創新成果成百上千......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成功、歌德巴赫猜想研究的突破、神州系列飛船的研製成功、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完成、「中國芯」的成功推出等等,都成就於海澱這片創新的沃土。以聯想、百度、方正等為代表的一批新技術企業集團已在國際市場展露鋒芒。
近年來,海澱區更加注重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經濟質量發展水平,制定了一套適合區域創新常態化發展的工作機制和運行平台。建立區域創新資源與企業研發需求有效對接工作平台、創業需求與創業服務資源有效對接工作平台,完善投融資服務、協同創新、育成孵化等服務體系;建立技術轉移和專利交易對接工作平台,形成一體化技術轉移服務機制。為此,海澱制定了「促進企業國際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優化國際科技創新環境。
與此同時,海澱區也加速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通過發揮好中關村創新平台作用,創新特色產業園、產業技術研究院運營模式,支持高校院所組建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促進重大科研成果在核心區轉化落地。
同時,紮實推進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重點做好「千人計劃」、「海聚工程」、「高聚工程」、「海英計劃」等人才項目,完善人才創新創業體制機制,創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通過充分發揮市場對創新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台,引導創新資源圍繞企業需求釋放活力,著力優化了區域內創新生態環境、激發了科技創業活力、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聚焦了重點產業發展。相信在優越的政策環境、雄厚的科研力量、不斷轉化的科研成果多重刺激下,海澱的未來將更加大有可為。
「高精尖」發展的實力大區
近年來,海澱區經濟繁榮,經濟總量一直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勢頭,是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13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35.2億元,比上年增長9.1%,高於北京市7.7%的增速水平。從三大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05.6億元,增長11.0%;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335.3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327.5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80%,產業結構趨於合理化、高端化。
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得益於海澱近年來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的現代產業體系,致力於建設首都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為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海澱區出台了調整產業結構指導意見,制定出更為嚴格的產業准入標準。
具體而言,完善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了「先進製造業三年行動計劃」,建設「6+1」專精特新產業集群;推進了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等科技服務業向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等科技金融產業創新發展,爭取國家科技金融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創新政策在區內先行先試,積極推動中關村銀行籌建;出台鼓勵和引導了民間資本投資文化創意產業的實施辦法;引導了大院大所大廠內低端產業退出,完成了高裡掌鑄造廠等8家落後產能企業的淘汰退出。
與此同時,海澱還抓住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機遇,以海澱園秦皇島分園等為載體,搭建產業有序轉移運營平台,引導軟件服務外包等人力密集型產業環節有序轉移。探索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新路徑,通過品牌換空間、合作共建園區等模式,形成產業上下游聯動機制、京津冀合作長效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法治探索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康莊大道上,海澱區努力把管理方式從直接轉向間接、把管理手段從行政為主轉向經濟和法律為主的思路,著力在轉變職能、精簡機構和控編減編上下功夫,大力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
首先,切實轉變了政府職能。一方面,加大取消和下沉行政審批事項與政務服務事項的工作力度,編製《海澱區行政審批事項目錄》;一方面,完成同區通辦、三級聯動政務服務模式試點工作,構建標準化「網絡式」政務服務體系,年底前覆蓋到全區29個街鎮和80%的社區。此外,還深入推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模塊化試點,啟動企業設立審批流程改革試點;加快事業單位改革,積極推進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
其次,加快推進企業改革改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探索實行經理聘任制,逐步建立企業市場化管理機制。完成行政事業單位所辦企業清理規範,加快街道集體企業改制。
再次,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繼續加快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研究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4套預算的銜接和調撥機制,探索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加快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建立規範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同時,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年底前基本完成鎮級改革任務。完善集體資產監管體系,制定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等配套政策。鼓勵和支持土地承包經營權向集體經濟組織流轉集中。健全完善區鎮兩級農資監管體系,強化區鎮兩級農資委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