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八舖放租 幫補營運


放大圖片

荷李活道181至199號除了打造成私人博物館外,地下八個舖位全部放租,而一樓八千呎的空間則用作藝廊空間,藝文機構可租來搞展覽、搞活動。至於二、三樓便是兩依藏的永久展覽館,公眾可預約參觀,入場費200元,為了吸引學生,逢星期三學生可免費參觀,當然也要事先預約。

馮依凌解釋,八個舖位的租金是目前博物館最主要的收入,能夠勉強營運,有需要時亦要動用私人基金。一樓的藝廊空間雖然也可以收一點租金,但設立的目的是希望吸引人流,「我們想讓人知道博物館的存在,最初開館我們以為不會有年輕人來,如果那個空間有人租來搞時裝展或藝術展,可以吸引人上去看看兩依藏。我們不僅是做傢具、銀器展覽,我們也聚焦於設計、工藝、古跡,租出去的商戶也在這個範疇裡。」

她強調荷李活道有其獨特的歷史,但近年酒吧、食肆進駐,古董街的特色漸漸褪色,因而地舖商戶必經挑選,並非來者不拒。「我們不想讓starbucks來租,荷李活道變得很快,這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們也擔心這個地方會失去其定位,如果我們有舖位放租,也想盡量幫荷李活道留下一些特色小店。」

相關新聞
兩依藏創新經營吸引人流 (2014-12-20) (圖)
八舖放租 幫補營運 (2014-12-20) (圖)
古董回家 教育後代 (2014-12-20)
不要流於「潮流」 (2014-12-20)
鼓勵延伸閱讀 港台韓各出奇招 (2014-12-17) (圖)
文藝界熱議「莫迪亞諾」命題:當今文學為何碎片化? (2014-12-17) (圖)
2014中國青島國際 水彩畫雙年展開展 (2014-12-17) (圖)
內蒙古藝術團「以歌會友」唱響悉尼 (2014-12-17) (圖)
當藝術走進社會 專家把脈社群藝術發展 (2014-12-13) (圖)
藝術在醫院 鼓勵病人參與 (2014-12-13) (圖)
社群藝術推動阻力重重 (2014-12-13)
社區文化關注 擬建十八區故事館 (2014-12-13) (圖)
社協用藝術反映生活 (2014-12-13) (圖)
「根植故鄉、超越故鄉」的寫作意識 (2014-12-10) (圖)
成就超卓獲頒澳大榮譽博士 (2014-12-10) (圖)
校園掀起「莫言熱」 (2014-12-10) (圖)
嚴歌苓:有底氣,就是這麼「高冷」 (2014-12-03) (圖)
莫言幽默還原創作真面目:童年體驗加想像 (2014-12-03) (圖)
尼山會講「背着乾糧給孔子打工」? (2014-12-03)
舉辦「國際雙週2014」 VTC加強教育國際化 (2014-12-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