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永文預料需時逾10年,方可符合每年約4萬個龕位的需求。 資料圖片
暫僅北區東區會挺建龕場 高永文認進度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袁楚雙)不論人生在世,抑或魂歸塵土,港人都要為一個容身之所而煩惱。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壎籵が委員會昨日討論施政報告的相關政策,多名議員關注當局興建龕位的進展。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承認進度緩慢,現時只得北區及東區區議會支持興建骨灰龕場,但指如需解決公眾輪候公營龕位的長隊伍,預料需時逾10年,方可符合每年約4萬個龕位的需求。
食物及衛生局將於新一個年度從增加公營龕位供應、推廣綠色殯葬及規管私營骨灰安置所3個方向回應市民需求,其中「骨灰龕發展計劃」已在18區物色到24幅用地,並開展交通影響、工程及技術可行性等研究;當局自2012年第二季起已陸續就發展計劃徵詢各區議會的意見。
沙嶺龕場料2020年紓緊張
多名立法會議員昨在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上,均關注相關計劃的進度。高永文承認,進展較預期緩慢,「但不是毫無進展,現時我們已得到北區及東區區議會支持計劃。」兩區分別提供沙嶺及柴灣用地,料可合共興建約22.5萬個新龕位。他續稱,沙嶺的龕場規模龐大,如果順利通過工務小組及財委會撥款並如期施工,應可在2020年前紓緩緊張的龕位供應。
李慧k:市民關注輪候時間
另一方面,高永文指日前已向屯門區議會就曾咀用地諮詢區議會,當區議員大致支持計劃,但尚有很多措施要討論,經再度諮詢後方可配合運輸及房屋局工作,以期有足夠的交通配套發展項目。民建聯李慧k指出,市民最關注何時才輪候到骨灰龕位。高永文回應稱,要完全解決每年逾4萬多個龕位需求,「可能都要十幾年時間。」
梁君彥:立例規管前欠保障
有議員質疑當局在推動環保殮葬方面的工作不足,經民聯梁君彥則稱,當局雖希望未來提供一定數目龕位,但私人龕場營業仍十分暢旺,在《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立例前,消費者保障欠奉。他引述局方稱有宣傳提醒市民小心購入違規私營龕場的龕位,「但我一直看不到相關資料。」
高永文解釋,當局近年一直有推動環保殯葬,但市民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當局在營運及協調殯葬工作方面有改善空間,例如可否更便捷市民,讓市民有更多選擇等。他又直言,違規龕位的宣傳廣告「可能不太覺眼」,會適當調整宣傳。
根據政府文件顯示,為滿足公眾對骨灰龕位的需求,食環署已放寬在公眾骨灰安置所加放先人骨灰的限制,又推廣「綠色殯葬」,鼓勵市民以可持續方式處理先人骨灰,包括在紀念花園或海上撒放骨灰;並於去年向立法會提交《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期望透過發牌制度,確保私營骨灰安置所遵行法例規定,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