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局批《壹週刊》失實 澄清內地交流靠招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心澄、海巖、張紫晨、張聰)最新一期《壹週刊》刊登報道,質疑「薪火相傳」國民教育活動系列委員會成員,參與審批教育局舉辦的中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同時經由屬下公司申請相關的資助,變相「自己人批給自己人」。教育局昨日反駁,有關委員會無權審批當局資助的內地交流計劃,而不同系列的內地交流活動均由當局託辦及招標,而過去5年,共約20間機構獲委託提供服務,不存在向個別人士「輸送利益」,並批評《壹週刊》的報道不正確,並對此表示遺憾。

教育局昨日透過當局的網上專欄《政策正面睇》,澄清《壹週刊》的報道。就報道指「薪火相傳」國民教育活動系列委員會成員,曾參與審批內地交流計劃資助,變相「自己人批給自己人」,教育局指,有關報道不正確。

該局解釋指,「薪火相傳」國民教育活動系列委員會成立,旨在推動國民教育發展,其網上平台會發放內地交流活動資訊,當局並沒有向該平台作出撥款,而相關的委員會亦無權審批當局資助的內地交流計劃。

就有關報道指稱,教局向有關人士「輸送利益」,當局強調絕無此事,「同根同心」、「同行萬里」等不同系列的內地交流活動均由教育局託辦,行程安排及相關的招標程序全由教育局負責。過去5年,共約20間機構獲委託提供服務。

5年交流總額2.2億 《壹》作逾3億

《壹週刊》又涉嫌虛構數字,在報道中指相關人士過去5年,透過承辦內地交流計劃涉及的公帑逾3億元,但教局翻查資料,在過去5年,局方資助內地交流計劃的總支出約為2.2億元,並已向立法會提交有關資料,讓公眾人士知悉。

針對《壹週刊》不斷聲稱內地交流計劃是「洗腦團」,教育局回應指,各個內地交流計劃與學校課程相互結合,以加深和鞏固學生課堂的學習,計劃普遍受學校及家長歡迎,參加者大都認為活動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該局續說,相信教師會發揮專業精神,學生亦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重申不應將內地交流學習活動政治化及抹黑為「洗腦」活動,「還這些活動一個公道。」

黃均瑜:說洗腦者是洗腦人

作為被《壹週刊》抹黑的其中一名苦主,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有關報道不實。他強調,教聯會自設旅行社,目的在於方便管理,為學生提供更高質素的服務,而教育局一直是公開招標,各旅行社都可公平競爭。他重申,自己是教聯會的受託人,更是義工,從沒有得到任何利益。

他又慨嘆指,近年每當政府提出的政策或活動牽涉到內地時,都會被「污名化」。在個別傳媒渲染下,硬要將認識國家誣衊為「洗腦」,其實「來說洗腦者,就是洗腦人」。

黃永光李家誠挺愛國教育

同日,在北京開幕的北京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多位港澳委員均建議繼續加強港澳與內地的交流。香港信和集團執行董事黃永光向本報記者表示,由於許多香港青年對內地文化不了解,因而發生了「佔中」等不愉快的事情。

他續說,上周末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立為香港青年提供了一個鍛煉的平台,給予他們更多的正能量,讓他們更了解祖國文化,「我也曾在新加坡服過兵役,了解軍隊不僅能給予青少年一個健康的體魄,也能夠鍛煉他們的心智,通過軍隊的鍛煉讓他們更加了解祖國國情。」

痚禰業地產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家誠表示,贊成香港政府加強對港青少年的愛國教育,並希望港府可以多宣揚一些中國的歷史,可以讓更多的香港年輕人可以了解國家的歷史,又透露痚禰業與特區政府在香港青少年的交流方面已有一些合作。

相關新聞
梁愛詩:政改討論空間大 十年普選待圓夢 (圖)
中央不會在港推「一國化」 (圖)
關注「白票守尾門」方案 或挑戰提委會權力
政改諮詢 中央表最大誠意
香港從無主權 不存在「自決」
鄭耀棠:政改不過恐拖十年 (圖)
「港獨」理念衍生「港事港決」
倡港府加強宣傳基本法
違法「佔領」衍生國安法討論
肥黎涉兩宗罪 隨時蕩吨郎~ (圖)
斥「踢保」做「馬騮戲」 「保港」促嚴懲 (圖)
黎棟國:拘「鳩嗚」320人 擬檢控 (圖)
反對派屈警阻「監察」遭駁斥
譚惠珠:二十三條立法 港人首要任務
林鄭:行人止步 重來太難 (圖)
譚志源:提名程序公開透明
譚談民情報告:如實反映各界意見
街坊責反對派剝奪市民普選權
齊鵬飛籲反對派放下成見推政改
削漁農席位不公 何俊賢:提委會非豬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