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研《出師表》之三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後主劉禪分析國勢危急,勸諫他要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接荂A諸葛亮說: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ヾ,猥自枉屈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ゞ,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々!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ぁ,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譯文
臣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陽隱居耕種,只求在亂世中苟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達。先帝(劉備)不嫌臣出生卑微、見識鄙陋,反而屈辱自己,紆尊降貴,三次到草舍來看望臣,詢問臣對當前天下大事的看法;臣因而感動振奮,於是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先帝)遭受戰敗,(臣)在敗軍之時接受任務,在危難之時肩負使命,至今已經21年了!先帝知道臣處事小心謹慎,所以在臨終時把(輔助陛下、復興漢室等)國家大事託付給臣。自接受(先帝)遺命以來,(臣)日夜為國事憂思感歎,深恐託付的任務沒有成效,因而損害了先帝知人之明。因此,(臣)在5月(冒蚖髒騿^帶兵渡過瀘水,深入南蠻地區(平撫叛亂)。如今南方(的叛亂)已經平定,軍隊的裝備也很充足,應當激勵並率領全軍,北代平定中原,希望能夠竭盡臣平庸拙劣的才能,剷除奸險兇惡的敵人(曹魏),復興大漢王朝,遷回原來的首都。這就是臣用以報答先帝,並忠於陛下的職責本分啊!
注釋
ヾ 卑鄙:出身卑微,見識鄙陋。自謙之辭,與指人卑劣缺德之今意不同。
ゝ 猥自枉屈:猥,猶「辱」,一說通「委」,委曲,均指委屈對方降低身份之謙敬辭。枉屈,委屈。
ゞ 後值傾覆:值,遇上,當。傾覆,傾倒覆滅。此指漢獻帝十三年(208),劉備於湖北當陽長阪坡為曹操所敗,倉皇逃走一事。
々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爾,代詞,那。有,通「又」。諸葛亮於建安十二年(207)自草廬出仕,建興五年(227)向後主劉禪上表,前後共21年。
ぁ 庶竭駑鈍:庶,庶幾,表示願望的副詞。竭,盡。「駑鈍」,劣馬與鈍刀,借喻才能低劣平庸之謙辭。
あ 還於舊都:西漢首都原在長安,東漢光武帝遷於洛陽。此二地當時均歸曹魏統治,蜀以繼漢統自承,故以攻取二地為還舊都。
諸葛亮向後主述明身世,抒懷明志,表示自己本性淡泊,躬耕自足,不求聞達。21年來,盡忠為國,全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如今出師在即,他誓志「攘除奸凶,還於舊都」,完成「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字字句句,皆從肺腑而出,透露出諸葛亮對先帝恩情的顧念,以及對年輕後主的殷切寄望,將本來樸實無華的公文表現得無比動人,故被奉為理政的規範,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歷代傳誦不絕。■謝向榮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講師
隔星期五見報
■預告:「細研《出師表》之四」將於2月13日(星期五)刊登。敬希垂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