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百姓故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泥泥狗三千年技藝豫村落代代相傳


放大圖片

■任國和正在給泥泥狗上色。

在距河南省淮陽縣太昊陵東2公里處,聚集着十餘個村落,這些村落是中國僅存的製作「泥泥狗」的村落。泥泥狗是一種遠古時期的泥玩具,如今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3,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這些村落的祖先將各種動物及生殖崇拜,以誇張的形式畫在捏製的泥土上。今天,這些村落裡的村民依舊延續着祖先們的手藝,並將這種遠古泥玩具的風貌完好的保留了下來,同時向外推廣。成為特別的一群「非遺傳承人」。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娟 淮陽報道

傳說泥泥狗是給人祖爺(太昊伏羲氏)守陵的,帶有靈氣、真氣,可以驅邪保平安。今年70歲的任國倫做了一輩子泥泥狗。他告訴記者,自己的手藝都是從長輩那裡學來的。他說,「打小就學着爺爺奶奶捏。他們怎麼捏,怎麼畫,我就照樣跟着學。其他人也都是這麼往下傳的。沒啥秘術,也沒啥不能往外傳的。」金莊村從老到少都會點。「做成了,再晾乾,就可以拿到廟會上去賣了。每年廟會期間是賣泥泥狗最多的時候。」他回憶,「人們覺得太昊伏羲文化就是陰陽和諧、男女交配,從廟會上帶些泥泥狗回去,可以多子多福。」

任國倫介紹,「那時候做的泥泥狗都很小,形狀上也比較單調,基本是一些小燕子、小蛤蟆、小猴子之類的,賣的錢也不多。不像現在,交通發達了,來趕廟會的人也多了,就連泥泥狗也慢慢地越做越大了,花樣和種類都多了起來。」

嫌賺錢少 年輕人不願做

如任國倫所說,現在做泥泥狗已經比以前掙錢多了,但做泥泥狗的人卻在不斷減少。「一般做泥泥狗都在農閒時候,等來年廟會的時候能賣上一個月。但只有這一個月,過了這個月就很少有人買了。所以有些人覺得賣的時間短,還得花時間去做,不如直接幹點別的。」任國倫說,尤其是年輕人,更不願意幹,都嫌賺錢少。

「非遺」光環助泥泥狗發展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着泥泥狗逐次被冠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人開始專門從事泥泥狗產銷推廣。25歲的袁旭大學學的是美術專業,如今已畢業的他暫時在家幫助父母打理泥泥狗生意。他的美術功底讓筆下的泥泥狗看起來更加精緻、細膩。

袁旭的媽媽說,家裡原本只有自己會做泥泥狗,從沒賣過。「做這一行也才是近幾年的事情。」袁旭的爸爸說,現在趕廟會的人多了,買的人也多了,好多人覺得泥泥狗還有收藏價值。而且,隨着泥泥狗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外省人也慕名前來購買,有商機。他表示,目前泥泥狗銷量仍集中在廟會期間,一年僅此一月能賺一、兩萬塊錢。但他相信,在兒子的幫助下,再拓寬點銷路,慢慢地能將泥泥狗銷往外地。

相關新聞
泥泥狗三千年技藝豫村落代代相傳 (2015-02-07) (圖)
冀打造產業 掃藝人清苦生活 (2015-02-07) (圖)
做小東西需下大力氣 (2015-02-07) (圖)
吉林八旬翁嚴寒中獨舞如詩 (2015-01-31) (圖)
捕捉精彩瞬間 傳遞生命價值 (2015-01-31) (圖)
另類學校育「古惑生」成才 (2015-01-27) (圖)
「逃學威龍」嚇退女教師 (2015-01-27) (圖)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2015-01-27) (圖)
話你知:工讀學校 (2015-01-27) (圖)
高安汽運人 車輪滾出來的豐衣足食 (2015-01-27) (圖)
親友反對客戶誤解 體會別樣人生感悟 青春守墓女 溫情護逝者 (2015-01-25) (圖)
「守護逝者亦是做功德」 (2015-01-25) (圖)
90後「海歸」變身「快樂農夫」 (2015-01-25) (圖)
適應寂寞新生活 (2015-01-25) (圖)
六萬公里雲和月 黔男自駕遊歐亞 (2015-01-24) (圖)
與家人聚少離多 性格獨立愛思考 (2015-01-24) (圖)
讚德人自覺性強 路再堵仍可讓道 (2015-01-24)
八旬工程師自學 臻鋼筆國畫大師 (2015-01-24) (圖)
1個技人+0.1個藝人+0.01個哲人 (2015-01-24) (圖)
豫翁十載燃薪火 復活隋唐宮廷樂 (2015-01-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百姓故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