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智思指,普選關乎中央與港人的信任問題,「佔領」行動令中央更具戒心。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嘉洛)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早前指,不容有人借高度自治散播「港獨」言論。行政會議成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智思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有香港年輕人提出「港人自主」等口號,令人擔心源於面對外來競爭的保護主義。他坦言,很多年輕人都看不通香港的經濟命脈與內地緊密相連,香港不能「閂門」,否則會「無前途」。
陳智思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只有極少一撮人主張「港獨」,雖然他不擔心這種思潮會成為社會主流,但中央政府為免「港獨」生根,一定要「擺明車馬」反對,不能馬馬虎虎。
「閂門」拒內地無前途
他指出,部分香港年輕人比較理想主義,未有深入理解中央與特區的互相扶持關係,「部分學生可能覺得,『無問題,香港唔需要大陸(內地)。』但他們『睇唔通』香港的經濟命脈及其他很多事情,倘香港與內地沒有互信,香港會無前途。」
被問及「命運自決」、「港人自主」等口號被批評有「港獨」性質,陳智思分析,這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衍生的保護主義,世界各地都面對同一問題,「每次我去倫敦,市中心都好少倫敦人,全部都是歐洲人、中東人等,紐約亦如是。」面對外來競爭壓力,他完全理解港青要提出保護自己利益。
不過,他強調,保障港人利益的同時,更需要互相競爭,「不可能每樣工作都用本地人、全部事都『港人優先』,行不通的......香港不可以閂門,否則更無可能生存。」
「佔中三丑」之一的戴耀廷聲稱,香港正在「一國化」,陳智思坦言,回歸17年來,香港與內地在政治上完全沒有融合,因為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有獨特地位和角色,相信中央也希望保持現狀,「不會想香港變為一個內地城市,失去特殊性和競爭力。」
「社會融合」影響難免
不過,他坦言,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融合已經30年,「社會融合」則在近10年開始,「13億人就在旁邊,每年有4,000萬旅客來港,數量都壓死你,香港無可避免會受內地影響。」因此「好多事情都變緊」,「如果我是批發商,我賣貨會為了那4,000萬人內地旅客的口味,還是香港300萬人會買東西的人的口味呢?唔使諗。」
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建議,在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未立法前,將《國家安全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並在香港實施,陳智思認為,這種做法十分複雜,現在並非成熟的階段去討論,因為特區政府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通過政改,但強調特區政府應自行就二十三條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