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冬日驅儺除疫病


放大圖片

■ 儺舞是從驅儺演變出來的舞蹈。網上圖片

戴永夏

在人類歷史上,經常發生疫病、地震、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這讓人們的生命財產蒙受巨大損失,生存面臨嚴重威脅。古人很想消除這些災害,但又苦無良策,於是便把希望寄托在祈求神靈上。驅儺,就是我們的祖先利用神靈驅除疫病的一項重要活動。它往往由朝廷或地方政府組織,因而也是國家政治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驅儺之俗,可以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代。當時人們認為,人生病是鬼魅作祟所致,因而除病必須驅鬼。驅儺,就是要驅除疫鬼。

在周代,驅儺活動每年舉行三次:季春(農曆三月)諸侯國舉行;仲秋(農曆八月)天子舉行;季冬(農曆十二月)民間舉行。後來,不論宮中、民間,都只在季冬舉行。具體時間無統一規定,有的在臘日(臘日之期,歷代不一。漢代和宋代以後,以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為臘日);有的在臘八;有的在臘月二十四;有的在除夕前一天;有的在除夕,一般都在臘月二十以後舉行。

驅儺是跟厲鬼戰鬥,因而要以威猛的形象、雄壯的聲勢取勝。宮中或官府驅儺,常常動用軍隊參加,其聲勢更是驚心動魄,不可一世。

周代宮中驅儺,儺禮中的主角為驅疫避邪的神靈方相士。方相士由四個瘋狂、兇猛的男子扮演,他們身披熊皮,頭戴假面,面具上用金黃色畫出四隻眼睛,上身穿黑衣,下身着紅裙,樣子非常兇惡。行儺時方相士一手執戈,一手揮舞盾牌,率領着數百個打鬼者在宮室間奔走呼號,搜索疫鬼,直到把它們全部趕出為止。

漢代宮中驅儺,在臘日的前一天舉行,謂之「逐疫」。行儺前,先由一人扮作方相士,其裝扮跟周代相同;十二人扮作十二種神獸,身披毛皮,頭戴獸角;再選十至十二歲的孩子一百二十人,叫做「侲子」。侲子們頭紮紅巾,穿着黑衣,身掛大鼓,手執鼓槌。行儺時,一人領唱,一百二十名侲子相合。只聽他們唱道:

「甲作食兇,胇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汝軀,拉汝幹,節解汝肉,抽汝肺腸。汝不急去,後者為糧!」

歌中,甲作、胇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和騰根為十二神獸,它們所食者為各種惡鬼。歌詞的意思是神獸們勇猛地追趕那些為害人類的惡鬼邪魅,警告它們趕快逃跑,不然就撕裂它們的身體,將它們掏心、挖肺、抽筋、扒皮,當作乾糧吃掉!在這驚心動魄的歌聲中,方相士和十二神獸都跳起強勁有力的舞蹈,讓那些魑魅魍魎們嚇得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驅儺的隊伍唱着跳着,遍行宮中,找尋惡鬼;又手持火把將惡鬼趕出大門。門外,排列整齊的騎兵早就等候在那裡,他們接過驅儺者手中的火炬,一一傳遞,一直傳到洛水邊上,最後把火炬拋入洛水,算是將惡鬼投進水裡,淹沒在滔滔東流的波濤之中......

傳遞火炬結束後,各官府都供奉代表儺人祖師的木面獸,並在門前設置桃梗、葦茭,懸掛鬱壘像,防止惡鬼再次入侵騷擾。至此,排列在宮殿前階下的官員才漸漸散去,驅儺儀式宣告結束。

宋代宮中驅儺,都在除夕舉行。參加驅儺隊伍的,有負責皇城管理的官員、衛士和教坊伶人等,多達千餘人。他們頭戴面具,身穿各種顏色的衣服,手執木製彩繪的槍刀劍戟和五色龍鳳旗,各自裝扮成將軍、門神、戶尉、判官、符使、鍾馗、小妹、六丁、六甲、五方鬼使、灶神、土地、神兵等神靈,在鼓樂聲中,浩浩蕩蕩地遊行於宮中,驅趕惡鬼。最後出宮,來到某個水灣處方停下來,謂之「埋祟」,意思是將宮中的惡鬼盡數趕出,埋進水灣,讓它們再也不能為非作歹,皇宮也從此平安無事了。

民間驅儺,儘管規模不及宮廷,但其威猛、雄壯的聲勢則與宮廷無異。驅儺時,主要以鑼鼓等敲擊樂器製造聲勢。驅鬼的神靈,有的是金剛力士,有的是鍾馗。如唐代民間就有扮成鍾馗驅儺的風俗:除夕驅儺時,扮作鍾馗的人蹦蹦跳跳,瘋狂起舞,邊舞邊唱道:「敢稱我是鍾馗,捉取江游浪鬼!」以此來恐嚇、驅逐疫鬼。此外,唐代還有儺翁、儺母逐疫的風俗。據唐人李綽《秦中歲時記》記載,每年除夕舉行儺禮,驅疫者中有兩老人扮成夫婦神祇,稱為儺翁、儺母,他們是眾多驅疫神靈的首領,率領他們一起打鬼除害。

歷代驅儺,儘管在規模形式上不盡相同,但都離不開神靈,因而都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用這樣的方法防疫除病,當然是徒勞的。然而,如果從活動健身的角度考慮,驅儺又確有除病保健作用。誠如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驅儺》中引《軒轅本紀》所言:

「子游島問於雄黃曰:『今人逐疫出魅,擊鼓呼噪何也?』雄黃曰:『黔首多疫,黃帝氏立巫咸,使黔首鳴鼓振鐸,以動心勞形,發陰陽之氣,擊鼓呼噪,遂以出魅。黔首不知,以為祟魅也。』」

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在驅儺儀式中,人們大呼小叫,蹦蹦跳跳,鳴鼓振鐸,是一項很好的體育活動。它使人強筋骨、活血脈、暢呼吸、促循環、振奮精神、增強體質,因而也能預防疾病,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隨着歷史的發展,驅儺又逐漸演變成儺戲、儺舞等戲劇藝術。這些儺戲、儺舞淡化了迷信色彩,增強了舞蹈動作,戲劇性、藝術性更強,更富有娛樂功能和觀賞價值,因而也更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它能在全國許多地方流行推廣,而且久傳不衰,也進一步說明了它的價值所在。

相關新聞
百家廊:冬日驅儺除疫病 (2015-02-16) (圖)
琴台客聚:寫作憑興趣 (2015-02-16)
翠袖乾坤:藝術活化的村落 (2015-02-16)
跳出框框:年夜飯 (2015-02-16)
生活語絲:誰是最可憎的人 (2015-02-16)
思旋天地:中國傳統習俗傳承 (2015-02-16)
網人網事:憂思「自拍桿」 (2015-02-16)
百家廊:羊道 (2015-02-13)
翠袖乾坤:戲台共識 (2015-02-13)
古今談:找到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歷史 (2015-02-13)
雙城記 :〈北京的中學〉續 (2015-02-13)
方寸不亂:便宜莫貪 (2015-02-13)
演藝蝶影:一心多用的演員 (2015-02-13)
此山中:余慕蓮,萬綠叢中一點紅(之一) (2015-02-13) (圖)
百家廊:乙未年說羊 (2015-02-12) (圖)
琴台客聚:幸福一二三 (2015-02-12)
翠袖乾坤:不一樣的牛肉乾 (2015-02-12)
海闊天空:文學城市鎌倉 (2015-02-12)
七嘴八舌:入娛圈EQ要高人緣要好 (2015-02-12)
隨想國:飲食習慣 (2015-02-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