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藝術活化的村落


余似心

最近到了台北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參觀,這是把文物古蹟、歷史、生活、藝術和年輕人的創意集合在一起的藝術村,令人驚喜的是這麼多元素結合在一起竟可以如此融合,又各自散發出一番味道來。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位於台北市汀州路。寶藏巖是裝飾美輪美奐、香火鼎盛的寺廟,二零零四年定為古蹟。寺旁一帶,依山傍水、錯錯落落的滿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興建的石屋或鐵皮屋,一層兩層的,房舍雖小,卻別有一番聚落風貌,由於該區為違例建築,村民不少都已遷出。文化局進行修繕後,二零一零年成立了「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以「聚落共生」的概念引入「寶藏家園」、「駐村」與「青年會所」等計劃,用藝、居共構的做法活化該區。目前村內有十四間藝術家工作室,另有排練室、展覽室及戶外展演空間。

踏入村內,有點進入了香港的鄉郊村落,村口的手繪地圖介紹村內的不同景點和藝術工作室。進駐和參觀的都是年輕人。村內有好幾戶人家門前簡單地介紹了戶主的故事,如村口第一家的夫婦是在寶藏巖拜拜時遇上結緣,輾轉搬來寺旁,自行築起愛巢,開枝散葉。

村內散落有幾家很有藝術氣息的小咖啡館,坐在那裡讀首詩,賞幅畫,呷杯茶,再遙望廣闊的遠方,很是悠閒。那些改為藝術坊的屋前小石都塗上了鮮艷的色彩,有些牆上還有可愛的圖畫。一層一層拾級而上,探首不同的藝術工作室,有小女孩在學泥雕;有年輕人專注做雕塑;有一家石屋改裝成劇團練習場,到處充滿年輕一代的創意藝術。

巷口一個小廳播放着歷史錄像,老居民介紹當年如何一磚一石地搬來建屋的情景,大家專注地看着,一個老伯走進來,不就是那位主角?於是我們便圍着這「活的歷史書」,聽他說當年。這藝術村好吸引,可讓香港參考。

相關新聞
百家廊:冬日驅儺除疫病 (2015-02-16) (圖)
琴台客聚:寫作憑興趣 (2015-02-16)
翠袖乾坤:藝術活化的村落 (2015-02-16)
跳出框框:年夜飯 (2015-02-16)
生活語絲:誰是最可憎的人 (2015-02-16)
思旋天地:中國傳統習俗傳承 (2015-02-16)
網人網事:憂思「自拍桿」 (2015-02-16)
百家廊:羊道 (2015-02-13)
翠袖乾坤:戲台共識 (2015-02-13)
古今談:找到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歷史 (2015-02-13)
雙城記 :〈北京的中學〉續 (2015-02-13)
方寸不亂:便宜莫貪 (2015-02-13)
演藝蝶影:一心多用的演員 (2015-02-13)
此山中:余慕蓮,萬綠叢中一點紅(之一) (2015-02-13) (圖)
百家廊:乙未年說羊 (2015-02-12) (圖)
琴台客聚:幸福一二三 (2015-02-12)
翠袖乾坤:不一樣的牛肉乾 (2015-02-12)
海闊天空:文學城市鎌倉 (2015-02-12)
七嘴八舌:入娛圈EQ要高人緣要好 (2015-02-12)
隨想國:飲食習慣 (2015-02-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