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羊道


雪櫻

羊年的腳步臨近,關於羊的飾品和羊文化的文章鋪天蓋地。對於都市人來說,現在只有在動物園裡才見到羊,被關在籠子裡的羊,眼神裡裝滿了令人難懂的憂愁。我對羊的最初記憶是在上中學的時候。

學校離家較遠,每天我步行去上學,需要穿過一個回民村莊。村莊裡的住戶都是穆斯林,很多人家都養羊,有的還養着牛。冬日的早晨,天還沒亮,我就背着書包出門。進入村莊後,經常冷不丁的冒出一兩隻羊來,我的心突突直跳,覺得牠們很陌生。羊貼着牆邊走,好像是為了覓食,碰到牠們,我總是保持一定距離,或是原地佇足,大眼對羊眼,可牠們根本目中無人,一副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氣派,搞得我六神無主,或是快速地小跑,以脫離牠們的視線,心裡祈禱着趕快遇到人吧,這樣就能壯膽了。父親曾對我說過:「千萬別小瞧了羊,牠們會頂人。」有一次他的頭上被羊頂了個大包,也是在上學路上。我心有餘悸,惹不起躲得起,敬而遠之。

村莊很大,有幾千口人,垃圾也多,走上一段就有個倒垃圾的地方。莊裡都是土路,整天塵土飛揚,春天颳大風時,每天回家我進門第一件事,便是拍打身上的灰塵。羊常常在垃圾堆裡出沒,搞得渾身髒兮兮的,原本「白羊」變成「灰羊」了。如果趕上雨雪天,羊滾得更髒了。那年冬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雪,第二天早上我去上學,看到莊裡的孩子們在滾雪球、打雪仗,我和同伴停下來,在住戶門前想着滾個雪球玩兒,剛想下手,角落的一隻怪物發出「哞哞......」的聲響,像是男低音。我定睛一看,大喊一句:「有羊,快跑!」沒想到的是,這隻羊竟追了上來,牠是隻老羊,腿長,我倆根本不是對手,急中生智,我倆溜進了前方的旱廁,裡面臭烘烘的。我捂着鼻子,又可氣又好笑。

有些時候,早上起晚了來不及,早餐只好在路上解決,煎餅果子或麵包牛奶。有一次,快到學校門口了,村莊西面過來一群羊,有幾十隻,放羊的人在最後面,甩着鞭子驅趕着,去附近山上放羊,那裡青草充沛。我抱着煎餅果子,邊走邊吃,才吃到一半,見羊群迎面而來,很是紳士地給牠們讓道。此時,那隻頭羊猛地躥到我的身邊,完全是跳躍式的蹦過來,毫不費力氣。我驚慌不已,錯愕中將剩餘的煎餅果子扔了出去,嚅嚅地說道:「給你吃,全給你!」後來,此事被同學當成了笑柄。事實上,那隻頭羊根本沒有吃我的煎餅果子,而是不屑的瞥了幾眼,接着,邁着健步走了。放羊的人頭戴白帽子,留着八字鬍,鬍鬚很長,看上去六十多歲的樣子,走到我跟前時,他一臉慈祥地笑了笑,好像在說:「牠們很聽話,不傷人。」那隻大長腿的頭羊,我經常憶起。

穆斯林同學對這些羊見怪不怪,同學打趣的說:「羊有這麼可怕嗎?我親自用奶瓶餵過小羊羔,很可愛。羊很溫順,你不惹牠,牠絕不會攻擊你。」課餘時間,經常聽他們講起家中接生小羊崽子的場景,我竟有幾分眼饞。更多的是齋月宰羊的習俗,那是非常隆重的儀式,我徒生敬畏感。

平日裡,穆斯林同學待人熱情,也很講義氣。有一段時間,我的母親不在家,沒人做飯,中午我在學校啃燒餅湊合。同學發現後,邀請我去她們家吃飯,起初我有些顧慮,怕不方便,更怕自己觸犯人家的禁忌。然而我想多了,去了之後,她的家人非常熱情地招待我,午餐是羊肉燉芸豆和紅燒鱍魚,我很快融入到這種融洽的氛圍中,還參觀了她的臥室。那一頓飯令我難忘至極。此後,我經常去穆斯林同學家裡作客,趕上開齋節等,走時還會送我油香。糖油香,又甜又好吃。我對那些羊也不再懼怕了,產生天然的親近和喜愛,像老朋友一般。想起汪曾祺小說《羊捨一夕》中的一處情節:留孩詢問每天放羊怎麼數數,老九回答說,「看熟了,羊都認得你了,不會看花了眼的,過過眼就行。」

人與羊共生的村莊,滿溢着溫情,也充滿了生趣。對我來說,上學路上有羊群的陪伴,是多麼有意思的邂逅啊!

冬日的午後,迎着薄薄的陽光去上學。莊裡一片安謐,僻靜的小路上,泛着一層金色的光芒,好多老人在房簷下曬太陽,倚着牆根閉目養神,那種悠閒自在令人羨慕。有些小羊趁主人不注意跑了出來,在莊裡四處溜達,彷彿對甚麼都很好奇。老人見狀,會老遠地喊上一句:「老崔家的羊跑出來了,快把牠趕回去!」小羊比較調皮,嚮往自由,但是晚上天黑前,牠會自己回到家裡,這一點村民都不用多操心。相比之下,老羊比較慵懶,臥在脫了皮的牆根下,不愛動彈,你摸摸牠的頭,學着牠叫上幾聲,牠也不理睬。人們對老羊很是厚愛,見到老羊臥在牆根,別管是不是自家的羊,都會扔上幾把草。老羊很恭敬的站起身來,動作遲緩,力氣微弱,彷彿是表示感謝,然後再臥下,一點一點咀嚼起來。

後來,村莊經過環境改造,變成水泥道路,羊群也見不到了。村民的生活愈來愈好,已經不再養羊了。再次路過村莊,我徒生莫名的悵惘和悲涼。是的,穿越村莊去上學,天天邂逅羊群,踩着羊糞蛋子,聞着羊騷味兒,這是我的羊道。羊群伴隨我的成長,在與羊的相處過程中,我也悟出了人生的「羊道」:

羊蘊含着生命的美意:善良、團結、溫和、知恩、吉祥,像已逝作家葦岸說過的:「在所有的生命裡,我覺得羊的存在蘊義,最為豐富。『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着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羊自初便位於對立的一級,牠們草地上的性命,呈現着人間溫暖的和平精神;牠們匯納眾厄的孺弱軀體,已成人類某種特定觀念標準的象徵和化身。」

閱讀新疆作家李娟的文章,我對羊道的體悟更進了一步。「小羊羔真是可愛的小東西。牠有人一樣美麗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小羊羔和嬰兒沒甚麼兩樣,人們細心呵護牠們,也是善待我們自己,浸潤在人性的光芒中,我們會走得更遠。其中有一個故事,使我忍不住掉淚:小羊羔失去了母親,「在冒雨遷徙的路途中,那麼冷,駝隊默默行進。牠被一塊濕漉漉的舊外套包裹着,綁在駱駝身上,小腦袋淋在雨裡,一動不動。到達臨時駐地後,扎克拜媽媽趕緊先把牠解下來,又找出牠的奶瓶餵牠,但牠呆呆的,一口也不吃。」羊的生死,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人類生命的一部分。

「我們伴隨了羊的成長,羊也伴隨了我們的生活......牧人和羊之間,絕不僅僅只有生存的互相利用關係,他們還是互為見證者,從最寒冷的冬天到最溫暖喜悅的夏日,最艱辛的跋涉和最愉快的停駐,他們都一起經歷。」

有羊群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上學路上的羊道往事,已經成為難以磨滅的記憶,每每回味,我感恩不盡。

相關新聞
百家廊:羊道 (2015-02-13)
翠袖乾坤:戲台共識 (2015-02-13)
古今談:找到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歷史 (2015-02-13)
雙城記 :〈北京的中學〉續 (2015-02-13)
方寸不亂:便宜莫貪 (2015-02-13)
演藝蝶影:一心多用的演員 (2015-02-13)
此山中:余慕蓮,萬綠叢中一點紅(之一) (2015-02-13) (圖)
百家廊:乙未年說羊 (2015-02-12) (圖)
琴台客聚:幸福一二三 (2015-02-12)
翠袖乾坤:不一樣的牛肉乾 (2015-02-12)
海闊天空:文學城市鎌倉 (2015-02-12)
七嘴八舌:入娛圈EQ要高人緣要好 (2015-02-12)
隨想國:飲食習慣 (2015-02-12)
獨家風景:台北夜市 (2015-02-12)
百家廊:圖個童年快樂 (2015-02-11) (圖)
琴台客聚:余光中:「如果遠方有戰爭」 (2015-02-11)
翠袖乾坤: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影后之爭 (2015-02-11)
生活語絲:中聯辦宴請 (2015-02-11)
隨想國:酒與茶 (2015-02-11)
路地觀察:流感風潮下的自保法 (2015-02-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