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由於違例泊車情況不斷增加,運輸署自去年提出,考慮將違例泊車罰款由三百二十元增至四百二十元,有車階級好像反應不大,沒有電費加價和的士起錶增加收費那麼引起爭論,同樣是民生問題,在地鐵、巴士、電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發達的今天,擁有私人汽車,不多不少算是中產的奢侈,涉及違例,錯在自己疏忽,也就心甘情願了吧,大多數車主當然沒意見。
番禺一個朋友,就曾說過他們那邊,違例泊車去年收費已漲至人民幣二百大元,當地人平均收入不過三四千,生活消費比起香港又不止低一倍,伸算港幣二百多元,對一般市民來說,不可以說不「大」,但是如今連一般市民出入,也多擁有自己的車子,每天早晨上班、傍晚下班繁忙時間就車如流水,不止兩輪單車近乎絕跡,甚至罕見有人走路,便知道番禺的上班族,就算不是中產,沒有房子,都起碼擁有四個輪子,是生活上的需要,也是人有我有的潮流趨向,就是那些二手車子,都光鮮到八九成新,甩皮甩骨的從未見過,只是由於空氣污染,除了車頭玻璃還算明亮外,殺風景在車頂車身,十輛中九輛還是滿佈塵埃,塵從何來?除了來自建設中的工程外,還不是來自車子互相污染,正如內地其他城市,地鐵線路不夠全面,市面上公車不多,為了市民健康,這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澳門違例泊車收費多少,倒沒有留意過,可是澳門私家車之多,就令老澳門人為之皺眉了。有個久居澳門大半世紀的老人家就說平日不敢出街,總是懷念少年時瀟灑踱步的逍遙日子,說澳門一向慣稱「澳門街」,以街為名,樂趣在於踱街,如今東橫西豎天橋下擠滿汽車,寸步難行,已失街趣。香港車多還有行人路,澳門不止行人路窄,連馬路都窄,就是不爽,可是澳門派錢派到人人都「富」起來,新一代無車不歡,明明五分鐘可以走完一段路,都不厭其煩開車泊車七分鐘,總是摸過軚盤才過癮。
|